□喬 莉
江蘇省高郵市第二中學 (以下簡稱 “我校”)某學科同軌的3位必修課老師 (我們不妨用A、B、C替代),他們每人帶兩個平行班,從高一到高二小高考結束的近兩學年間,他們按照學校五統一的要求組織教學活動 (統一教案、統一作業、統一進度、統一輔導、統一檢測)。而且,他們之間還存在師承關系,即其中A是B、C的指導教師,B、C一般在聽完指導老師A的課后再去上課。因此,從課堂的相似度來看,非常之高。但從高一年級的第一次期中考試開始,發現指導教師A所教的兩個班一直排在前列,平均分的差距維持在五分以上。教師B所教的學生成績又好于教師C。高一年級上學期結束后,我校對其進行跟蹤研究,查找原因。最后,我們把關注點集中在學生書面作業的評語上。發現A的作業評語不僅有時間、分數,還有一段文字點評學生作業的優點和不足及補救措施 (有看書要求,也有作業要求),個別學生的作業評語中需要與A面談的要求;B的作業評語有時間和等第;C的作業評語只有時間。
當我們把學生的進步與作業評語的差異聯系在一起的時候,許多教師對此疑惑不解,有不屑一顧的,更有少數教師認為我們放大了作業評語的功能。但筆者認為,作業評語作為教學評價的一種具體手段,其科學性、合理性及其功能值得我們關注和研究;作業評語作為教育教學系統的一個重要因素,往往影響學生作為整體的發展,不能忽視。
對學生作業評價最有效的手段是有針對性的書面評語。作為教學常規,我們提倡 “四精四必”。但由于 “四精四必”缺少詳細的操作要求,落實到每一個教師的教學中,就存在這樣那樣的差異。這種差異既有質的方面,也有量的方面。如C老師,他批改作業時,只是進行對錯判斷,既沒有等第,也沒有訂正的要求,學生對他布置的作業多是應差式,不求質量,只求完成。長此以往,學習過程中的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必然會通過考試成績呈現出來。由于教師自己沒有注意,主管教學工作的相關教師也沒有找到癥結所在,其結果是延誤了學生的發展,教師本人的專業發展也受到了影響。
B老師有對學生作業等第的評判。調查發現,學生喜歡把自己的等第與周圍同學比較,至于他們為什么是這個等第,學生很少思考,也不知道如何使自己的作業評語達到更高等第。因為分數和等第的高低的評價并不會告訴學生如何改正,真正有效地讓學生知曉如何進步、如何調整學習還得用針對性的評語。所以,B所教的學生成績只是略高于C老師。
A老師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對作業評語有一定思考,學生進步的優勢又強化了他關于有效評語的經驗。學生在他有效的作業評語引領下,加之后續的督查有力,學生積極糾錯,發展態勢比B、C二人所教的學生好。正如英國教學評價專家布萊克所說,在促進學習的評價中,教師通過有效的作業反饋方式使學生理解當前水平與學習目標之間的差距,并為他們提供一系列改進的建議以縮小學生表現與目標之間的差距,幫助學生形成改進的策略。相對于簡單的分數或等級來說,詳細的含有改進建議的作業評語對于改進學生學習有重要作用。A老師的經歷證明了這一點。
提高書面評語的有效性是與提高書面評語的質量聯系在一起的。高質量的書面評語包括3個要素:指明學生哪些作業是做得很好的,哪些是需要改進的,具有直接的或間接的改進建議。
1.高質量的評語不是簡單的表揚。有的教師認為,好學生是夸出來的。不可否認,表揚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但表揚不是萬能的。在高質量的作業評語中,表揚不是泛泛的,而是具體的,要精確到學生作業所反映的某一方面、某一問題的解決。單一的表揚往往是 “一好遮百丑”,不利于學生認識和改進自身存在的不足
高質量的評語要明確告訴學生他的作業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與精準的表揚要求一樣,對于學生的錯誤更要精準地描述,給學生以科學的反饋,不是簡單一個 “大叉”了事。這樣,學生明確了自己的問題所在,才能準確、及時地改正。
2.高質量的評語要提出有效的整改建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因此,高質量的評語要為學生根據評語提高自己創造條件,即教師針對某一具體內容或要求提出改進意見或辦法,讓學生嘗試自己去解決,如果一次未解決,仍然可以通過評語加以引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高質量評語促進學生發展的內在動因分析。高質量的評語是激發學生進步的內驅力。在作業評價中,我們發現給出成績固然有精確的一面,但處理不好,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基于這樣的認識,作業評語的重點應該在作業情況的準確反饋上,特別是指出錯誤以及改進建議。通過對學生錯誤糾正的及時跟進,學生不僅達成學習目標,而且會產生這樣的認識:只要我按老師的要求去做了,就可以不斷進步。這樣的觀點對學生特別是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來說特別重要,因為這種觀點會內化為學生進步的內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高質量的作業評語就是借助作業展開的師生對話。一方面,學生通過老師的評語了解自己努力的方向,并通過對話,把問題徹底搞清楚;另一方面,教師通過對話,了解學生的真正問題所在,既可以調整當下的教學,又為今后的教學積累經驗,其結果仍然在于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我們可以說,高質量的作業評語背后是師愛的表現,在收獲學生發展的同時,師愛也成為教師專業成長永恒的動力。
4.高質量的評語有助于學生自主意識的發展。從本文的視角看,高質量的評語有助于學生主體意識的提高。但不可否認,把作業當成 “交差”的學生不在少數,重視學生作業評價的教師也不多。從這個角度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并未充分發揮出來。楊寧在 《從自我調節學習的角度看家庭作業》一文中說:從自我調節學習原理出發,正確的做法是教師或家長要求學生每次或每隔一段時間對教師批改完后發回的作業進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找出作業中的不足。進行錯誤分析,不斷進行反思,而不是做完作業交差,應付了事。所以,高質量的作業評語能引領學生對其錯誤自主歸因、自主尋找正確的解決策略,進而解決自己特有的問題,真實地發展學生的自主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5.高質量的評語有助于學生積累成功感。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成為一個身體、認知、個性協調發展的完整的人,在學生感受社會美好的同時也愿意為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只有讓學生感受到人生的幸福,這個世界才能有幸福。因此,作業評價作為教育教學的工具,其價值追求應與教育的追求保持一致。高質量的評語通過不斷糾錯,有利于學生積累成功的經驗,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