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即一種微型的課堂學習模式,教師組織學生以觀看小視頻的方式進行課堂內容的學習。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整合教學資源,以音頻、視頻的形式開展教學指導活動,豐富語文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學習內容相互融合,提升小學語文課堂資源使用的效率。文章基于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闡述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方式與價值,希望對相關研究活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可以通過融入時代背景,使課堂與時俱進;整合生活知識,使課堂趣味盎然;實施課堂訓練,使學生思維靈動;巧用音頻材料,使課堂精彩紛呈等方式,充分發揮微課應用的價值,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
1.融入時代背景,使課堂與時俱進。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黑板與粉筆組合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需求。在教學內容不斷變更的同時,教師也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靈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教學資源的整合。
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各類教學資源,將小學語文教學內容靈活呈現在微課上,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為小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使小學生能夠通過感官去了解各類事物,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比如在指導小學生學習《香港,璀璨的明珠》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為小學生播放微課,介紹香港發展的歷史背景、香港的美景等。信息技術能將枯燥的文字變得生動有趣,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也讓小學生通過微課傾聽的方式加深對香港背景知識的理解,了解時代發展脈絡,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情感。
2.整合生活知識,使課堂趣味盎然。學習的目的在于使小學生更好地生活,生活與語文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2]。當代小學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通過學習理解生活、體味生活,注重觀察與欣賞身邊的事物,感受生活的豐富魅力。教師可通過微課的形式,使小學生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探索更多未知的知識。
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花鐘》這項內容期間,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為學生介紹每天不同時間花的開放。凌晨四點牽牛花會開放,而五點鐘薔薇花開等等。學生可感受到生活的奇妙,根據花開的時間推理時間。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到游戲活動中,比如一位學生扮演“牽牛花”,一位學生扮演“薔薇花”等,教師說5點鐘到了,扮演薔薇花的學生需要站起來旋轉等等。這些豐富多樣的游戲活動能為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符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且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小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之處。微課教學模式將教學資源融合,為小學生留出更多的課堂學習與討論時間,帶動小學生投入到各類游戲活動中,構建互動性、趣味性強的小學語文課堂模式。
3.實施課堂訓練,使學生思維靈動。微課教學模式通過簡短10分鐘的視頻,使學生掌握本堂課程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進而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用來參與課堂學習與課堂交流活動[3]。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完微視頻內容之后,鼓勵學生表達想法、提出問題等,也可以帶動學生進行課堂仿寫等,注重課堂訓練,使學生的思維保持活躍、靈動,為小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實現小學生整體學習能力的提升。
以《秋天的雨》為例,文章中運用了很多比喻和擬人的寫作手法,如“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句式的仿寫,為學生創設一個彰顯自我才能的平臺,以語文的形式表達小學生眼中的自然美。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與引導,使小學生更加開心地學習,大膽地嘗試,激發小學生的潛能,提升小學生的語文仿寫能力。
4.巧用音頻材料,使課堂精彩紛呈。小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相對較短,故而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可以巧用音頻材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豐富小學語文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保持其思維活躍[4]。
教師要基于小學生的性格特點選擇適當的音頻、視頻、圖片材料等,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變得精彩紛呈。如在指導小學生學習《趙州橋》一課時,教師可以在微課中增加趙州橋的圖片,使學生了解趙州橋的外形特點和周圍環境的美。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為學生介紹趙州橋修建期間的歷史故事,以及趙州橋修建期間的困難程度、影響力等。通過這種方式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增強小學生的課堂知識掌握能力。
再如學習《恐龍的滅絕》這一內容時,教師可為小學生適當播放電影《侏羅紀公園》的片段,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恐龍生活的時代。學習《媽媽的賬單》時,在微課中展示媽媽每天為他們做的事情,使小學生體會到媽媽的不易,進而更加關心媽媽、體諒媽媽,且盡自己所能幫媽媽分憂,培養小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與價值觀念。
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需注意精心選擇,且使用不宜過多,進而真正發揮微課教學模式應有的價值。
1.注意微課的精心選擇。教師要基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能力和認知結構等進行微課內容的選擇。在豐富語文課程教學資源的基礎上,為小學生實施更多的指導與適當的點撥,保持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實現課堂教學資源的整合。
2.微課的使用不宜過多。微課雖能夠調動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但并不是課堂出現越多越好。教師要基于小學生的學習需求與教學目標科學選擇微課內容,借助微課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更多地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實施課堂內容的講解,使學生能夠自主掌握學習的方法,發揮微課的教學輔助價值。
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讓學生在課堂上帶著強烈的興趣和主動性進行學習和探究,實現課堂資源的有效整合,還為小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體會語文的豐富魅力,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林慧芳.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勢及對教改的啟示初探[J].學周刊,2017,(31):153-154.
[2]白桂芳.“精彩課堂不曾預約”——小學語文微課教學設計淺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24):90-96.
[3]韋云.美文欣賞型微課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應用可行性調查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2):112-113.
[4]孫艷蕾.微課:微時代下的小課堂大教學——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的運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