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句名言來形容當今教育方式的改革是再恰當不過了。在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傳遞者,同時也是課堂的主導者,所以在教學中基本都是以教師為主,而學生主體卻被動地應對教師講授的知識,同時也被動接受教師安排的課后作業,從而導致學生整天忙于被動學習,并通過死記硬背記憶知識。這樣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往往會讓學生很吃力也很無奈,但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社會對于知識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對于學生而言更重要的不是教會學生知識,而是讓學生會學知識。
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看到這樣一個情況,即學生在上課時聽得很清楚,自己也表達得很明白,但課后作業的反饋情況又很不理想。對此,教師就要反思,思考為什么學生會出現這一情況。其實,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最關鍵原因在于學生自己對知識點沒有思考。所以,為了避免學生出現這種學了知識馬上就忘的局面,教師就需要改變教學方式,并起到引導作用,讓學生自己根據知識點內容明確學習目標,在教師的認真指引下,對知識點進行認真推論并舉一反三。這樣,學生才會對知識點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和認同感,由此也可以看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是多么重要。
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采用的途徑有很多。首先,教師要讓學生轉變學習態度,努力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了學生對學習的動力和興致,改變以往單純以教師講、學生學為中心的現狀,學生才會主動由 “要我學”變成 “我要學”,從而對知識產生深刻的印象。為了激發學生學習高中生物的興趣,教師在講解高中生物知識時,就要精心設計問題情境。那么,怎樣精心設計問題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呢?關于這一點,我們經常講到 “頭腦風暴”,即在課堂上能夠出現激烈的爭論,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從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中的DNA分子為例,在這節課中,主要是講DNA分子的復制內容。所以,教師在教授時需要準備充足的DNA復制所需要的原料,也就是4種脫氧核苷酸的模型,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要求每個小組模擬DNA的復制過程,并且將復制的過程記錄下來。這是教師在教授的時候提出的要求,但在實際操作中很有可能會出現有些小組對整個過程進行保留、復制,有些小組則根據復制過程中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復制記錄。無論哪一種選擇,學生都會有自己的看法,此時,教師就要充分肯定他們的創造力,并適當向學生提出科學家的實驗證據,這樣,本課時的難點——同位素標記法的原理和過程就會很自然地得到解決。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性,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了學生學習高中生物的信心。
新興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生物科學的最新發展成果也對學生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仍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的DNA分子為例,講授 “基因指導蛋白質合成”這一節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利用多媒體,尋找多幅展現優美的自然風景的圖片,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在 “減數分裂”這一節中,教師則可以將復雜的分裂過程通過多媒體手段,將之變為一個個生動的動畫,幫助學生更好、更直觀地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使教學變得輕松、自然。
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創設民主型課堂環境,換句話說,就是教師需要和學生培養新型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良師益友型的師生關系是一種最好的師生狀態,但是這種關系的建立并不那么容易,因為在這種師生關系中,信任是最為重要的。所以,在此之前,教師需要做好充分的課堂準備,要將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生身上,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知識儲備。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基礎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以一種親切、和藹的形象和學生進行交流,從而在交流中挖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進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和尊重,讓學生懂得什么叫自主學習。不管在什么科目的學習中,學生都會出現困難、差錯和失誤。對此,教師要想好應對策略,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和尊重,以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何做到這一點呢?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通過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生物學的熱點新聞,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發表看法,在學生提出觀點之后,教師再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和鼓勵,并針對學生不明白的地方進行引導,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主動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內部消化。調查發現,學生對于未知的事物總是充滿著好奇心,在這種心理的驅動下,學生學習的興致會更高些。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自己設計教學實驗,還可以在課堂上將實驗過程展示出來給全班學生看,這就會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產生極大的作用。
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教師要及時進行課堂反饋,最好是在每節課快結束的15分鐘之內對這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可以通過練習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自我總結和反思,教師則從旁進行引導。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去對知識點進行思考,讓他們根據知識點的內容明確學習目標,并根據自己制訂的學習目標,對知識點進行認真推論,進行舉一反三的練習,從而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自主性學習之所以重要不僅是因為它對于學習非常有用,還在于,它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立足于當前社會來看,只有更好地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才能讓學生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是為了讓學生自主、主動地進行學習,同時這也是會學的關鍵所在。
[1]曾萍珊.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3):34-35.
[2]王麗丹.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新課程·中學,2014,(10):49.
[3]童英玲.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