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蘭
(廣寧縣橫山鎮文傑中學,廣東 肇慶)
微課是一種有別于傳統課件、教學視頻的教學形式,其最大的特點在于利用視頻載體,針對某一知識點或環節開展的教學活動。由于自身的特點和優越性目前已廣泛應用到中學英語教學活動中。微課作為一種打破傳統教學局限的新型教學資源,其運用真正體現了面向人人學習資源和終身教育的理念。
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單向灌輸和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使得英語語法課堂長期以來處于枯燥低效的狀態。因此,如何利用現代教育資源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教學已成為當前英語教師研究的一個新課題。新課改工作的開展為微課的出現和運用鋪平了道路。《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改變當前英語教學中對語法和詞匯知識講解與傳授的過分強調,要重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手段來適應新標準和新要求,微課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主要表現為兩大點:第一,微課的出現是滿足學生自我發展的要求。由于學生之間客觀存在的差異性,傳統的一對多教學常常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一方面限制了基礎較好學生的能力發展,另一方面基礎較差的學生往往跟不上教學進度,久而久之便產生畏難情緒。微課中學生可根據自身水平和掌握情況有選擇地觀看某些知識點的講解,試聽微課,甚至是不斷重復觀看,這也更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開展,提高了時間利用效率。第二,微課的應用是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手段。微課在設計中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將全體學生作為教育主體,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通過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來打造高效的英語課堂。
首先,教師在微課設計中要明確微課的教學形式與普通課堂教學和視頻課程的區別。微課是指利用多媒體技術在十分鐘以內就一個語法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借此來模擬一對一教學情景的教學過程,這種形式相對于課堂教學來說更具針對性,更強調學生的學習效果,彌補了一對多課堂教學的不足。另外,微課同視頻課程相比較具有內容精簡、資源容量少的優勢,更適合輔助學生完成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其次,微課的制作流程包含了選題、教案編寫、制作課件、教學實施與拍攝、后期制作、教學評價反思這幾大環節,這就要求教師在每個環節都應對質量進行嚴格控制,從而確保最終的視頻質量。通常來說,一個優秀的微課應該達到以下標準。第一,微課的選題應是教學中具有代表性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并且這類問題適合通過多媒體的方式來表現。一般來說,一節微課只講授一個知識點,并根據單一的知識點從知識結構的角度進行設計;第二,微課在制作時應避免陷入照搬課堂教學的誤區,而應更側重啟發性,并通過教學過程設計、課件設計、教學反思設計來完善整個微課教學體系;第三,微課要突出內容精練、實效性的特點,使其能夠切實有效解決實際教學問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提高;第四,微課在錄制時應滿足畫面清晰、聲音清楚的基本要求,并且通過整合片頭、字幕、動畫演示等其他資源來提升教學效果。
在英語語法教學中,微課既可用于課前的預學,也可以用于課后的總結。
(1)課前預學
課前學生觀看微課進行語法學習,能夠照顧學生的差異,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課堂總結
總結是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實效的重要環節。筆者發現很多學生因為缺乏課堂總結這一環節,導致了對該堂英語課的語法知識點模糊不清。英語課上適當利用微課進行課堂總結,可以使語法知識點更加生動形象,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本文討論的教學案皆為本縣區域部分學校老師的九年級英語語法課實例。通過觀察,并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語法的理解和運用對部分學生還是有較大難度,因此所講授的無論是新知識還是學生已學習過的語法知識,在微課開始仍比較適宜以典型例句作為導入,幫助學生對學習的知識進行再次梳理,并通過句法功能逐個講解,邊講邊練,提高學生的課堂活動參與積極性。
總之,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由于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提高教學質量,目前已廣泛應用到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之中。同時微課的運用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來實現課堂教學同微課的更好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