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麗
(蘭考縣蘭陽第一中學,河南 蘭考)
初中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經常閱讀課文,鍛煉語感,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仔細地分析文章作者寫作的背景、手法以及表達的情感,學生經過對課文的學習,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積累知識的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背影》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寫下父母讓自己感動的事情,并且經過這樣的練習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最終實現讀寫結合的目標。
初中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只是將教學約束在課堂教學上,就會難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教師應該把讀寫結合的教學辦法應用在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地增強學生閱讀課外佳作,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初中語文課堂開始的時候,教師應該讓學生朗誦他們自己認為好的文章,并且在閱讀之后寫下讀后感,經過這種形式的語文課堂教學能夠有效地實現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目標。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重視課堂內與課外之間的相互結合,對文章進行全面的閱讀與理解,從而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語文寫作的過程中更好地使用文字表達出自身的觀點與想法,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與能力。
仿寫主要是建立在閱讀的基礎之上,是學生對文本充分的理解之后進行模仿寫作,這樣的寫作形式一方面能夠有效地解決寫作素材匱乏的情況,另一方面也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寫作的能力。
在仿寫式讀寫結合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真實性,仿寫并不是把他人的東西占為己有,不是將自身沒有經歷過的事情硬套在自己身上。與此同時,初中語文教師在選擇作文題材的時候,防止學生寫自身不熟悉的作文。例如,學生所在的地區并沒有石拱橋,教師就應該避免以這樣的題材進行寫作,避免學生出現胡編亂造或者是完全模仿的情況。除此之外,教師在選擇作文題材的時候,應該充分地考慮初中生的特殊性,選擇合適難度的作文讓學生進行仿寫練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經常鼓勵學生跳出特定的思維,積極地引導學生從不同的切入點進行寫作,從而在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在仿寫的基礎上找到適合自身的寫作方式。例如,初中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春》這篇課文進行整體仿寫,從而寫出一篇和景色有關的作文,這樣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寫作的質量。
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使用續寫式讀寫結合的教學辦法,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理解閱讀能力。因此,在讀寫結合的大環境下,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后積極地組織學生進行作文的續寫,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初中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蟋蟀在時報廣場》這篇課文進行續寫,先讓學生進行閱讀,然后教師幫助學生充分地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之后,讓學生對此文章續寫,有的學生可能寫了蟋蟀切斯特回到家鄉之后的生活,有的學生可能寫了蟋蟀切斯特因為生存問題又回到城市的日子等。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地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地聯想,科學合理地續寫文章,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以及綜合素養。除此之外,教師也應該積極地鼓勵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續寫故事。例如,在看完某部電視劇的時候,如果電視劇是一個開放性的結尾,教師可以讓學生續寫之后的故事,讓學生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相比于仿寫和續寫來說,改寫所涉及的范圍更加的寬廣,改寫既可以是文體以及寫作手段的改變,也可以是寫作角度的改變。總而言之,改寫是學生經過自身的閱讀,在這個基礎上找尋改寫的角度,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質量。例如,初中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曹劌論戰》進行改寫,先讓學生對這篇文言文進行翻譯,全面地了解文章表達的涵義,為學生的改寫打下基礎,然后讓學生進行改寫。這樣的改寫一方面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與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師應該重視讀寫結合,讓學生經常閱讀積累知識,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感,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與寫作質量,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與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