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起惠
(福建省平潭第一中學,福建 平潭)
新課程改革對課堂教學提出的要求和期盼越來越多,其中構建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成為必然趨勢,也是素質教育的集中體現,只有組織社會化的課堂教學模式,才能促使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過程更加緊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更能有效地被調動起來,教材知識與生活實踐之間的關系得到真正的顯示。高中政治教師要以新課程標準為推進生活化的重要依據,以學生的生活實踐為落腳點,立足于現實生活,構建生活化、實踐性的教學場景,吸引學生對生活化課堂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對生活化政治知識的認知度,突出生活化的主題,鼓勵學生運用政治觀點解決生活問題,實現理論知識與生活的完美結合,滿足學生對政治知識的內在需求,從而全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
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精神是開展學科教學的重要依據,只有以此為基準,才能構建出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模式,找尋到教材中所蘊含的生活化素材,設計與學生生活實際相吻合的教學內容,從而實現教學策略的創新,以達到完善和調整課堂教學環節的目標。高中政治教師應認真地研讀新課標的教學思想,充分地發掘生活中的教學素材,并運用于課堂教學實踐中,為課堂教學環節和過程注入新的生命力量,讓學生在生活化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政治知識,成功地運用政治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比如,在講解《新時代的勞動者》這節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組生活化的數據:2017年中國城鎮化率為58.52%,相比2010年提高了8.57個百分點,2017年年末全國就業人員數量為77640萬人。同時,教育部發布了2017年高校畢業生數量,達到795萬,較2016年新增30萬,年底就業率與2016年基本持平。這組數據是現實生活的寫照,特別貼近學生的實際,能很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學習激情,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生活與教學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溫馨、快樂的生活氛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通過生活實踐來開展和進行真正的課堂教學。為此,高中政治教師必須結合學科的特點,針對生活與教學之間的關系,營造洋溢著生活氣息的學習氣氛,有效地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和時間,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實踐中去感知政治原理,在生活中鞏固所學的政治知識,從而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和缺陷。比如,教師在講解《股票、債券和保險》這節課的內容時,為了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和熟悉股票,可以營造生活化的氣氛,利用網絡資源,播放生活實踐中關于股市的行情,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股市的風險,為講解股票風險做鋪墊。這樣的教學氛圍,不僅能幫助學生學會、學懂政治知識,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地融入課堂教學中。
高中政治的教材內容來源于生活,又為生活服務,是生活化有效滲入的基礎性學科。高中政治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內容,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自由活動、發揮、發展的空間和場所,發揮學生的創新思維,促使學生更加直觀、清楚地感受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從而達到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比如,教師在講解完價值規律的教學內容后,可以結合價格的影響因素,在班級內構建出一個模擬商場,對于八月十五月餅的銷售情況進行簡單的了解,讓學生利用模擬的生活情境,調查發現問題,找出不同品牌、不同包裝、不同時間(主要是中秋前后)市場上月餅的價格的不同之處,從而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經濟現象進行仔細剖析,理解價值規律,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中感受到學習政治知識的樂趣,點燃學生內心的創新火焰。
總而言之,時代前進的步伐推動教育界各學科的課堂教學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形式,其中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越來越突出,引起廣大教育者的密切關注。高中政治教師要靈活地運用和采納以上有效的教學方式,融入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活動,設計生活化的教學過程,采用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學策略,突出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特征,順應新課程改革發展的趨勢,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從而切實改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學生上課不愛聽、課后不愛學的現狀,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