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英
“對話”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既符合小學語文這一學科的教學特點,又充分考慮和結合了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接受能力,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十分重要的手段和方式。但是,在目前的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對 “對話”理念的認識和應用還僅僅停留在簡單的教師問學生答的層面,這無疑是對 “對話”這一教學策略極大的誤讀。如何正確深刻地理解 “對話”理念的內涵,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發揮其在語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是教師急需考慮和解決的重要教學任務。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素質教育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認同和尊重,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已經成為教學的重要目標。小學語文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的階段特征,對癥下藥。小學語文 “對話”教學理念是指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科學有效的對話方式來引導學生去聽、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去理解文章的內涵?!皩υ挕崩砟钐岢诮虒W過程中把學生作為平等的課堂主體來對待,改變過去教師 “一言堂”的做法。而且這里的 “對話”并不僅僅是簡單的教師提出問題學生來回答這種傳統的對話模式,這里提倡的 “對話”教學理念是要充分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通過運用豐富多樣的對話形式和手段,拉近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教材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真正走進和融入課堂,同老師一起進行良性的互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升教學效果,讓學生能快樂的學習語文,學習知識。
“對話”理念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它是在充分考慮小學階段孩子接受能力與階段特征,以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特點的基礎上來的,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科學有效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皩υ挕崩砟畹姆e極作用一方面表現在它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興趣和潛力激發出來,使學生在比較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大膽地表達自己的奇思妙想。讓學生從之前的畏懼課堂、畏懼語文課程慢慢地接受甚至愛上語文課堂,使學生變得愛交流、愛溝通,積極主動地探索語文世界的奧秘。另外,對于教師來講,“對話”理念是對傳統授課理念的改進提升,它可以加深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在與學生真正用心交流的過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師也可以在日常教學中不斷得到提升。教師與學生相得益彰,改變過去枯燥乏味的教學過程,使師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達到傳授學習知識的目的。除此之外,采用 “對話”教學策略的長遠意義還在于它可以讓學生充分體會到被尊重的感覺,從而在學習中變得更加積極主動,這樣還有利于充分激發學生的潛能,幫助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和成長道路上前進。
1.激發學生興趣,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小學階段的孩子對于世界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求知和探索的欲望是學好語文的重要保障。發揮 “對話”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的首要方式就是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真正融入課堂,營造情境,拉近語文教材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例如,在學習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這篇課文時,把握 “對話”理念的內涵,要做到激發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興趣,就要營造情境。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之間認真討論,最后推選出一名代表講解本小組掌握的野外找路的辦法,如運用羅盤、北斗七星,依靠太陽的位置來辨別方向,等等。通過分組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求知探索的熱情,大家奇思妙想,把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注重 “對話”方式,運用豐富多樣的 “對話”形式。將 “對話”理念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來,另外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要注重對話的方式,通過運用豐富多樣的對話形式,巧妙地達到 “對話”的最佳效果。在對話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認識到 “對話”理念的深刻內涵,不要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簡單地與學生問答,要真正尊重學生,把學生當作平等的教學主體,充分考慮學生年齡階段特征,用學生能夠接受的語言以及感興趣的方式來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 《獅子與鹿》這篇課文時,課前教師應該吃透教材,把握這篇課文的主旨,教會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是有優點和缺點,要客觀地評價自己和別人。教師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對話形式來進行教學,可以邀請或者讓同學們推選出兩名學生代表,一個扮演獅子一個扮演鹿,兩名學生可以模仿獅子和鹿的形象來進行對話,這樣的形式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課堂上。通過學生的表演,大家可以更加形象直觀地理解課文的深意,在不知不覺中理解文章的主旨。豐富多樣的對話形式除了口頭上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外,還可以通過肢體輔助,以及一些簡單的教學道具來輔助實現。教師要有意識地創造多種多樣的形式,將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凝聚在課堂上,及時與學生進行良性互動,打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
3.及時評價反饋,鞏固 “對話”教學效果。要真正發揮 “對話”理念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積極效果,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提高教學質量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要在課堂教學中及時給予學生評價反饋。通過運用 “對話”的手段和技巧來凝聚學生的注意力。運用 “對話”理念評價反饋的過程不是簡單地問學生 “大家聽懂了嗎”“同學們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嗎”,這種簡單的對話方式很難達到真正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觀察他們的神情和反應,通過細節去體會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課文,學生還有哪些疑惑,這堂課可以在哪些方面有所改進和提升。例如,在教學 《一面五星紅旗》這篇課文時,小學生不是特別能夠理解文中作者對于一面五星紅旗如此深厚的感情,他們很難體會到一面五星紅旗里面承載的先輩對于國家的情感,而這也恰恰是需要教師及時給予引導的地方,也可以說是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在這種情況下運用 “對話”理念模式,教師一定要及時與學生溝通,解答學生的疑惑,通過播放相關視頻或邀請退伍老干部講述紅軍故事等形式,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一面五星紅旗背后包含的深意。
“對話”這一教學策略無疑會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越來越重要的手段,在充分運用這一教學策略的過程中,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理論觀念,充分尊重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還要積極改進教學方法,運用多種多樣的對話形式來活躍課堂氣氛,并結合具體課程的教學特點,采取靈活的對話授課形式。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注意及時反饋,給予學生客觀地評價,及時鞏固對話效果,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為學生打造和諧愉悅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知識,提升全面發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