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頂新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陳洋小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要“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因此寫作是對語言知識中的語音、語法、詞匯應用的綜合檢驗。
近年來,通過批閱學生的書面表達作業,發現只要是看圖寫話,或根據所提供的材料,按要求寫一段話,學生都是一字未寫;有少數學生寫了幾句話,但在書寫、詞法、句法的使用上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造成這種局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有些地區小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差,聾子啞巴英語的現象非常突出,相比之下,小學英語書面表達教學一直沒有受到任教者的重視,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就成了四項技能中要求最高,但是最薄弱的環節。不少老師把大量的時間放在詞匯、句法、語法講解上,忽視了書面表達的教學,認為費時費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每周英語課時安排少,學習內容多,時間緊,怕影響教學進度;二是小學沒有開設專門的英語寫作課程,教師可能忽視組織寫作教學;三是教師心中還沒有形成用英語書面表達的觀念和概念,認為對小學生而言太難,沒有必要進行書面表達訓練,不至于打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書面表達,是課程標準對學生語言技能的一項要求,它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這種集基礎知識、思維創造和情感價值觀于一體的綜合運用語言的活動對于剛剛開始接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容易讓學生產生畏難心理而失去興趣。因為學生對英語書面表達產生畏難情緒,碰到看圖寫話之類,就束之高閣。
書面表達是小學生學習英語應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它要求學生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具備一定的審題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和評價能力等。與《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前言中“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讓學生遣詞造句得心應手,寫一篇語句通順、結構合理、語法正確、合乎情理的文章,學生就必須擁有豐富的英語基礎知識。然而,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正確的引導,加之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學習缺乏主動性,積極性不高。具體說來,學生書面表達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不能正確應用時態或句型,學生寫書面表達之前不能熟練判斷短文需要用什么樣的時態和句型。
(2)長期受母語影響,沒有形成用英語表達思維的方式,導致出現中國式英語。最顯著的是學生常常按使用漢語的語言習慣表達英語,會出現諸如“去電影院”譯成go cinema的錯誤。
(3)不能準確拼寫單詞,由于部分學生平時不注意單詞記憶,所以在短文中常出現單詞拼寫錯誤。如隨意增減單詞中的字母,不注意單詞的大小寫等。
因此,教師就要針對不同學生、不同的要求和寫作能力,遵循小學生學習語言的規律和思維特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正確推進書面表達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流暢地進行書面表達。針對小學生在書面表達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采取如下的措施。
1.幫助小學生規范單詞書寫
從26個字母在四線格中的書寫,循序漸進,直至學生在沒有四線格的情況下,能夠寫出似在四線格中寫出的詞句。另外要注意學生單詞大小寫的規范用法。
2.牢牢掌握用英語表達的習慣,逐步教學生運用英語的思維方法。要用英語表達思想就要用英語表達結構,要做到熟稔于心,信手拈來
3.豐富學生詞匯量
加強消極詞匯向積極詞匯的轉化。單詞不經常使用的話,就會很快忘記讀法或詞義。如果經常使用某些詞匯以及某些表達結構,其熟練程度會逐步提高。在平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默寫一段話,要求把四會的單詞正確地寫好,就達到效果了。練習鞏固記憶有好多方法,只要長期練習,學生的詞匯量逐漸豐富,再遇到有關書面表達的題目,就會有話可說。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學生的學習要從“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書面表達能力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
聽、說、讀、寫相輔相成,循序漸進,螺旋式向上提升,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訓練及提高可以促進聽、說、讀三方面能力的發展。堅持聽說讀寫緊密結合,進行多種形式的能力訓練,有利于使學生的綜合運用英語能力的全面發展和相互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