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霞
(山東省濟南稼軒學校,山東 濟南)
(1)自我介紹;(2)簡單介紹九年級教材內容,與學生共同梳理每個單元的要點;(3)師生互動、建立和諧關系。
以上教學環節,“師生互動、建立和諧關系”是本節課最大的亮點,這里重點介紹一下何老師是如何恰當地運用心理咨詢技術與學生互動,從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學生提問:上政治課感覺是被洗腦?另一學生補充提問:教科書上的內容自己在生活中已經做到了,還學習教科書有什么用?
面對這樣尖銳的問題,何老師不為所動,微笑應對,給予了學生最大的尊重和共情,真誠地解答學生的問題。
不可否認,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比如“上政治課感覺是被洗腦?”“教科書上的內容自己在生活中已經做到了,還學習教科書有什么用?”若教師應對不當,很容易失去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及對學科的興趣。何老師面帶微笑耐心地問學生:“這種想法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學生答“初二?!焙卫蠋煴阊刂鴮W生的思路數家珍似的列舉初二年級所學的各課內容:第一課孝敬父母;第二課尊敬老師;第三課……當準確說完最后一課時,后邊一位同學小聲地說:“掌握得這么熟啊!”此時,何老師已然用她的尊重與熱情以及扎實的業務功底贏得了學生的欽佩和絕對信任。當跟隨老師梳理完初二所學各課內容,學生自己便意識到這些內容都是我國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啊!
階段性點評:關鍵詞——尊重。尊重意味著無條件接納;意味著平等;意味著禮貌;意味著信任;意味著保護隱私。尊重既是建立良好咨詢關系的基礎,也是建立良好咨詢關系的重要內容。它是心理咨詢師在價值、尊嚴、人格等方面與求助者平等,把求助者作為有思想感情、內心體驗、生活追求和獨特性與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看待。而將真正的尊重引入課堂,學生會還你一個大大的驚喜!
在贏得了學生的信任之后,何老師繼續運用共情技巧:“恭喜做得這么好的同學!教科書上要求的你都能夠做到,說明你做人做事達到一定境界了。”接著又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描述周邊學校學生在尊敬老師、自覺抵制不良誘惑等方面與我校學生存在的差距,并表達自己的看法:“希望他們向我們稼軒學子看齊。”然后用自己親歷的事實說明即使在我校也仍然存在部分同學沒有真正做好教材所要求的“尊敬老師”。學生聽完,個個心悅誠服。
階段性點評:關鍵詞——準確共情。共情,又叫同感心、同理心等,是指咨詢師對求助者內心世界的理解及體驗。按照羅杰斯的觀點,共情是指體驗求助者內心世界的能力。共情在心理咨詢和建立關系中意義重大。課堂中適當運用共情,學生會感到自己是被理解、接納的,從而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同時,準確共情,能夠鼓勵學生進行深入的自我探索,促使其深入、全面、準確地認識自我。
何老師在準確共情的基礎上,繼續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邀請學生做個小調查:在你的生活中,你認為百分百做到孝敬父母的請舉手;認為百分百做到尊敬老師的請舉手……結果,沒有人舉手。每個人心里都在默默檢討自己的行為,意識到:我沒有百分百做好啊,課本上這些東西還是需要學、值得學的啊!
階段性點評:關鍵詞——積極關注。積極關注是咨詢師對求助者言語和行為的積極、光明、正性方面予以關注,從而使求助者擁有積極的價值觀,擁有改變自己的內在動力,就是辯證、客觀地看待求助者。積極關注不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促進溝通,而且本身就具有咨詢效果。積極關注在課堂中的運用,要求教師必須辯證、客觀地看待學生,既要看到學生的消極、灰暗、負性的失敗、缺點與不足,還應看到其長處、優點等積極、光明、正性的一面,做到尊重現實,實事求是,促進學生自我發現與潛能開發,達到心理健康的全面發展。
在引發學生思考和檢討后,何老師再次真誠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看法,給其信念,樹立信心?!爱斎?,我們學習這些東西,倒不是期望自己非得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而要成為更好的自己!”至此,每個學生內心涌動的,是對何老師的無比欽佩、信任、尊敬……
階段性點評:關鍵詞——真誠。真誠是指咨詢師對求助者的態度真誠,咨詢師以“真實的我”“真誠的我”的角色幫助求助者,沒有防御偽裝,不把自己隱藏在專業角色下,不帶著“咨詢專家”的假面具,表里如一、真實可信地置身于與求助者的關系中。咨詢師的真誠具有重要的意義:真誠可以為咨詢營造安全、自由的氛圍,使求助者感到可以向咨詢師敞開心扉,袒露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時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納、被信任、被保護的;咨詢師的真誠為求助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榜樣,通過榜樣學習,求助者學會真實地與咨詢師交流,促進自我探索和改變。何老師的真誠寄語和希望不僅引發了學生的信任,同時深深地感染了學生,激發了其學習本學科的積極情感!
下課鈴聲響起,班級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