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旭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第二中學,新疆 喀什)
作業對高中生來講不能是沉重的負擔,而應當是在愉悅的氛圍中輕松完成且顯著促進其自身獲得有效發展的學習任務。高中英語作業亦然。我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就如何創新作業的布置形式,進而最大限度地促使學生以作業為載體獲得顯著進步進行了大量的探索,現將個人認識與看法總結、陳述如下,旨在拋磚引玉,誘發更多英語教學同仁的教學共鳴,進而共同推動高中英語教育事業的更好發展。
作為一門語言性學科,英語學習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讓學生認識單詞、習得語法,而在于讓學生能靈活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完成同他人的正常社會交際與溝通,也正因為如此,發展學生的英語實踐運用能力一直是基層英語教育工作者所致力于實現的教學目標。
而貼合學生實際社會生活所布置的英語作業則能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上述教學目標的落實。如,在學習了虛擬語氣的相關英語知識后,我并沒有要求學生做大量的練習題,而是要求他們自由組成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針對各自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際情況做虛擬語氣的對話練習,以下即為部分學生小組最終呈現的虛擬語氣對話練習作業:
If he hadn’t called me in time,I would have overslept this morning.
If it should fail in the tomorrow’s math exam,I would try again.
What should we do if it were to rain the day after tomorrow?
I like swimming very much,I wish I were a fish.
You would be much better now if you had taken my advice to have a good rest.
If I were you,I would play computer games less and study harder.
...
睡過遲到、考試考不好、計劃出行卻擔心天氣不好、充滿各式各樣的奇妙幻想、向他人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這些都是高中階段學生現實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情況,如此這般,貼合其生活實際所布置的作業,一來讓他們意識到了所學英語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極大地調動了其完成作業的熱情與積極性;二來更使得他們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不自覺地鞏固了之前所學的虛擬語氣相關知識,與他人溝通的英語實踐運用能力也得以有效鍛煉與發展,效果一舉多得,學生反響異常良好。
受到家庭環境、個人能力、接受教育經歷等多重客觀因素的綜合影響,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學習基礎。這一規律在高中英語學習中同樣有所體現。這就要求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不能搞所謂的“一刀切”,為所有學生制定統一、劃齊的學習標準,而應當在立足于其各自實際水平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學方針及策略。
我在布置英語課后作業時也會牢牢遵循上述原則將作業分層,確保學生所完成的作業都符合其真實英語水平且能促進其英語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如,在學習了英語強調句型這一重要語法知識之后,我便將全班學生大致劃分為三個層次(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層次A、學習基礎一般的學生層次B、學習基礎扎實的學生層次C),并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為這三個層次的學生群體制定了不同的課后作業:
層次A的學生群體水平較弱,針對他們所布置的英語作業側重于夯實課堂所學的基礎知識:認真回顧課堂所學,總結英語強調句型的基本結構(要能列舉出幾個例句),并能在眾多的英語句子中快速判斷出哪些是強調句,哪些不是(要能說明具體判斷的原因)。
層次B的學生群體處于中等水平,針對他們所布置的英語作業難度較之于層次A的學生群體有些許提升:認真回顧課堂所學,總結英語強調句型的幾大注意事項(每一注意事項要能舉出合適的例句)。
層次C的學生群體處于較高水平,針對他們所布置的英語作業難度進一步提升:嘗試自主探究強調句型與主語從句的區別、強調時間狀語和地點狀語時與定語從句的區別(要能用自己的語言簡短地概括出幾者的區別)。
如此一來,即使針對同一課堂所學,不同基礎的學生卻可以自主選擇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作業內容,這便充分尊重了其在英語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使他們在感受教師關心與呵護的同時能踴躍地投入到完成作業的活動中,而這顯然有助于所有學生都能通過作業有所進步與發展,很好地達到了“面向全體學生布置作業,促進學生共同進步與發展”這一宏觀教學目標。
課后作業是高中生英語學習活動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對于其英語素養的整體提升發揮著舉足輕重的重要影響。鑒于此,我們高中英語教師有必要且必須保障作業質量,務必使其貼合學生真實的生活實際、真實的英語學習基礎以及真實的英語發展需求,如此才能真正促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獲得英語學習的更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