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祚超
(湖北省宜昌市灣潭民族中小學,湖北 宜昌)
在一部分城鎮和農村,城鄉的差別很大,多數農村家長把走出農村作為目標,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以考取高分為目的,對體育教育并不重視,家長的這些陳舊觀念影響著孩子的想法,直接影響了體育教育工作新觀念、新方法、新思維的形成,制約著體育教育的全面改革。
多數農村地區的體育教師教育思想觀念跟不上現代體育教育發展的目標,知識體系老化陳舊,教學方法落后,農村教育部門中體育工作的管理系統不完善,在體育教育工作中沒有充分體現出來,組織機構管理流于形式,形同虛設,對于體育教師、體育活動場地、體育活動器材等管理不完善,缺乏宏觀調控和微觀管理意識,農村學校體育教學的各種規章制度還存在諸多問題。
農村體育教師結構不合理,體育教師中多數為代課教師,并沒有接受過正規的體育專業教育,專業教學水平低下,特別是偏遠地區的農村,體育代課教師占比達到一半以上,使體育教師整體教學水平難以保證。再者,學校對體育教育重視度不夠,在學校教師中,語文、數學、物理和化學等學科教師占據學校教師總人數的三分之二以上,而音樂、美術、體育學科教師數量占比很少,一人兼跨幾個年級教學,或者很多農村學校沒有開設體育教學課,認為平時孩子跑跑跳跳就相當于上了體育課,對體育的認知度嚴重缺乏。再者,農村體育教學投資比較少,缺少資金投入,各種體育設施比較落后甚至缺乏,在體育教學中,各種體育教學器材是促進體育正常教學的基礎,是教育教學改革、提升體育教學質量的前提。體育器材的缺乏、體育場地有限甚至缺乏,多數學校不能承擔購買體育設施的費用,體育教學條件得不到根本的改善,導致農村體育發展處于瓶頸狀態。
很多農村的教育工作者認為,體育競技成績好就是體育發展得好,這是錯誤的理論,體育教育與體育競技有一定的聯系,但體育教育是全面化的、大眾化的,而體育競技多指一個人或幾個人,體育競技成績的好壞不等于全民體育教育的好壞,兩者的共同點都是增強人民體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豐富社會文化生活,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是有目的、有組織、有意識的社會活動。不同點是體育教學主要是傳授鍛煉身體的知識、方法和技巧,培養意志品質的過程,而競技體育是通過比賽提高運動成績對運動成果的一種考核,體育競技比體育教育更容易見到效果。發展體育教育才是根本。
網絡教學是把計算機講述應用到現實教學中的具體體現,多數農村學校資金缺乏,利用網絡課程教學大大減少了教育資金的投入,而且農村學校地區分布比較零散,組織體育教師進行集中培訓不僅有一定難度,還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利用網絡教學避免了這些矛盾的發生,網絡的資源是海量的,不同學校、不同教育機構都開發了不同類型的網絡課程,農村體育教育部門要充分利用網絡帶來的便捷條件,培訓當地的體育教師,提高農村體育教師的全面素質、技能、專業知識的深造。
部分農村的體育管理者對體育的認知度低下,體育觀念落后。體育是教育的組成部分,是通過身體活動和輔助性的器材進行有目的、有規劃、有組織的教育過程,是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在農村體育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深化加強體育教學目標,增強農村家長對體育課的正確意識,提高對體育的認知度,把體育教育列入學生素質的考核之中,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項體育鍛煉,從農村學校的管理制度出發,強化體育教學制度方面的管理,強化體育人才的培訓制度,要求體育教師持證上崗和體育教師的再教育,注重體育人才的培養,把體育成績列入學生每年的總考核成績中,全面提高學生體育素質培養,注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注重體育人才的培養,為國家體育事業輸送優秀的體育人才。
由于農村地處偏遠,很多農村小學的體育教學器材不充足,甚至有的小學幾乎沒有,教學設施嚴重缺乏的問題嚴重制約了農村小學體育改革的實施,無法對學生進行正規的體育教學,針對這種狀況,教育部門或當地政府應該積極配合,對農村學校的體育教學設施給予充分的補充,針對一些現在的體育教學設施進行再利用,讓它們的功能發揮到最大。并根據學校所在地形開展一些體育活動,例如拔河、登山、田徑和武術等趣味性項目,也可以針對農村當地的一些設施自創一些體育器材來補充常規體育設施,并充分利用學校周圍的場地進行體育教學。
近年來,由于國家和政府對農村體育事業再造工程的開展,農村體育教育有了一定的發展,但還需要進一步規劃和整頓,不斷提升對農村體育教育的關注度,提高對農村體育教育的認知度,做好農村體育宣傳工作,在農村廣泛開展體育活動,增強人們的體育活動參與度,為大力發展農村體育事業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