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儒
(甘肅省民勤縣第四中學)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學校要求老師不只是注重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同時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將學生培養成滿足當代社會發展的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僅僅依靠課本是無法實現的,所以老師要合理利用信息技術來擴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同時也能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
新課改背景下,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充當著很重要的角色,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還提高了教學質量,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受長期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而且高中階段的學生將來還面臨著高考,這就使得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對學生進行習題訓練,機械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讓學生在不斷的死記硬背中加深記憶,這樣的教育方式大大禁錮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師生之間不但沒有良好的交流,老師還無法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同時也沒有對學生及時給予指導。但信息技術的出現,可以有效地彌補這方面的不足,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抽象、復雜的課本知識直觀地顯示給學生,將學生視為課堂的主體,并適時地與學生進行探究討論,從而增強兩者之間的情感。此外,老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與老師之間建立一個反饋平臺,學生在有問題的時候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及時傳遞給老師,老師也能第一時間對學生進行指導,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高中階段的數學相較于初中數學復雜了很多,也困難了很多。對于高中數學教學中新增加的一些函數內容以及解析幾何等內容,學生理解起來都會有一定的困難。這時候,老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可以用數形結合的方式給學生將一些抽象知識直觀地展現出來。與此同時,通過信息技術還能讓學生領略到數學魅力,比如對復雜的函數知識,之前都是老師通過口頭講述給學生,學生不但很難理解,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但利用信息技術,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在電腦上畫出一些復雜的函數圖形,這有利于他們理解數學知識。
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不僅能夠增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還能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困難。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利用計算機教學對于高中數學來說已是一個必然趨勢,下面我們來粗略地談一下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一些應用。
將信息技術引入數學課堂,最重要的一個改變就是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模式單一,內容乏味枯燥,學生時常提不起興趣,這就導致在理解知識的時候存在一定的困難。信息技術可以將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用表格、圖像、視頻等多種形式顯示出來,而且老師的授課時間相對之前也靈活了許多,也能照顧到每一學習層次的學生,從而讓每位學生都得以發展。另外,老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很方便地為學生查找一些數學資料,這能夠極大地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視野,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里,學生都處于一個被動地位,大量地練習習題成為他們掌握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長此以往,他們就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從而影響他們的學習效率。信息技術的引入可以有效地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實踐,真真切切地將理論知識應用至實際生活,這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還能促使他們進行思考,這才是高中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
將信息技術引入高中數學課堂,可以給學生提供大量的數學資料和數學內容,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老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現多元化的數學結構,學生也可以通過動手實踐來自己摸索出簡單的數學規律,打破了傳統教學中僅僅靠老師的口頭闡述以及推理而得到某種數學規律的現象。比如老師在給學生講隨機事件這一章節的知識點時,可以利用電腦進行摸球實驗的動態演示,從而讓學生自己得出隨機事件的相關概率規律。
綜上所述,將信息技術合理運用至數學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另外,老師要結合學生的需求以及教學的實際情況,合理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
參考文獻:
[1]唐冬梅,陳志偉.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文獻綜述[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18):106-108.
[2]孫毅.探討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34):116.
[3]崔志.淺析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