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婧
(江蘇省南京市燕子磯中學)
在當今社會,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反思教育也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數學教學也是如此,特別是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知識抽象、邏輯推理嚴密,對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學教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地對學生進行反思教育,以滿足課堂教學的需要。
反思可以理解為自我教育的一個手段,而且這個手段對于開拓學生思維,完善學習方法都有著重要意義,對于促進高中生的數學學習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再者,也可以將反思理解為一個教育的過程,學生可以把自己的行為軌跡作為對象,對自己做一個全面、系統的審查,將自己存在的不足和誤區全部找出來做一個更正,尋找出更加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此外,反思還可以理解為教育的目的,所謂的教育是指將學生在學習和日常生活當中所獲得的種種模糊不清、不完整的體驗和感悟轉換成清晰、明確的思維和認知,而這一個過程是將反思作為目的的。
因為好的習慣對人是十分有益的,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要經歷很多磨難,如果在其過程中善于反思,總結以往的經驗,揚長避短,那么一定會在以后的生活中獲得很大的收益。反思氛圍對于學生來說,是外向、民主和開放的象征,可以鼓勵學生自主思考、發現問題、總結提升。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從三方面去思考:向教師質疑、向課本質疑、向權威質疑。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困惑,說出自己的疑問,引導學生親歷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這就可以使學生能夠對問題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便于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教師的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為對象,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過程、合作精神和知識結構等,在思考和糾正的過程中完善自我,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優化教學效果,明確未來的專業發展方向,并以自身的反思行為鼓勵學生反思。教師應該定時對學生進行反思教育,培養學生的反思習慣。有些學生在反思幾次后會覺得沒什么實際效果,便想放棄,這種現象證明學生還沒有養成反思的習慣,應對其加大教育力度,結合教師的自我反思,使其認識到反思的重要性。
在現今的高中數學學習中,學生對數學投入很多學習精力,但效果不佳,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我們忽略了對數學知識形成過程的反思。
如在函數的學習中,為什么一定要先考慮定義域;數列的學習中,常用的思想方法如累加、累乘、倒寫相加、錯位相減都是從何而來,原理是什么,有什么特征;等比數列的求和中,為什么要考慮公比是否為1;設直線方程時為什么要先考慮斜率是否不存在……這一系列問題都是值得學生反思的,只有親歷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反思可以作為一種不竭動力,幫助學生成長。反思性學習不僅僅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一個回顧,更是對學生今后學習能力的一種提升。
眾所周知,數學涉及大量的解題,除了大量的理論公式外,最重要的是解決問題,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如果不是反思問題解決的過程,只是一味地解決問題才能完成任務,這樣的思維必然導致問題解決的質量不高,學習效率自然不高,所以作為一名優秀的數學老師,應該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及時指導學生按順序反思,確保學生了解問題的根源和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以達到明確問題的解決思路,提高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終極目標。
誤解:令x2-3=t,則,由得 t<-3 或 t>1,所以f(x)的定義域是{x|x<-3或x>1}.
反思:在審題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由于疏忽出現問題,即忽略了t受x2>4的限制,t的范圍發生變化。事實上f(x2-3)與f(x)不是同一函數,再經過換元之后,定義域就已經發生了變化。
正解:令t=x2-3,而可得x2>4,故t>1,所以f(x)的定義域為{x|x>1}.
自我評價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適時進行自我評價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因為它可以找出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和別人的差距,還可以借鑒別人的優點與思路,進行自我完善。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學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制定學習目標,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學生需要從幾個方面進行反思:解題的方法、依據、思路,甚至是通過什么途徑可以減少計算量,需要注意哪些知識點、需要克服哪些對象。鼓勵學生善用錯誤資源,追其原因,目的是要促使學生對已成型的思維過程進行嚴密且有批判性的反思。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改變教學觀念,從不會到善于質疑反思。質疑反思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作為教師除了更新觀念之外,還要做有心人,要研究方法,要持之以恒,才能進一步從理論到實踐,實現全面系統的研究質疑反思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張子勇.高中數學中對探究教學的反思[J].考試周刊,2009(15).
[2]俞成剛.對高中數學解題反思的幾點看法[J].考試周刊,20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