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霞
(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禮樂中學,廣東 江門)
語言學習本身就很枯燥無味,學生接觸一種新語言,沒有原本的語言環境,那么教師就應該在教學中努力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語言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愿意主動學習的愿望和動機。對此,需要每一位英語教師去思考和行動共創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總是以主體的姿態展現,而新課標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主體,所以教師就要轉變傳統教學的要求以主導的方式展現。既然學生在教學雙向活動中為主體,教師就應該關注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傳統課堂下,學生越學越感覺枯燥無味,從而產生厭倦心理,教學效果自然不佳。要想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就要知道學生需要什么、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和學生的心理狀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要了解學情。
只有充分了解學情,我們才能知道學生對什么感興趣,從而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環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們在實際教學中,不僅要遵循英語教學原則,還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例如,可以適當結合漢語,運用漢語學習英語,學生對漢語是熟知的,通過漢語進行英漢互譯,從而逐步轉換語言環境,同時在教學中一定要多給學生用英語表達的機會,提供給他們舞臺,鍛煉他們大膽說英語的能力,為表演英語情景劇做鋪墊。
在了解了學生的基本情況后,教師就大概得知學生對什么感興趣,這時教師可以結合本課所要講授的知識與學生的興趣點,比如,組織學生學習單詞和語法時,可以出示一些教學素材,讓學生利用英語去描述教師所指示的學習內容,這個方法,第一,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第二,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明星是初中生所喜歡的,這種教學方式也是新穎的,所以此時教師提出教學要求,學生會主動去學習。第三,在前兩點的基礎上,學生更容易記住,自然教學效果也高,因為心理學告訴我們,充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也愿意主動去學習的時候比被動接受枯燥無味的知識更容易記憶。
情境教學,顧名思義是創設情境,然后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關注后進行教學。可是,在現實教學中,許多教師把情境教學當作一種形式,認為出示一個圖片或一段音樂,結合自己的講解,教學情境就創設好了,而實際上學生對此并不感興趣。這是因為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并沒有調動學生的情感和積極性,所以教師在創設情境時,應該積極備課,多方面分析所教內容,然后綜合教學方法,例如,在教學開始時,為學生講述一個關于本課背景的小故事,然后配以圖和音樂,同時注意教師自身的聲調變化,以渲染教學氛圍,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舉例來引起學生的共鳴,積極引導學生把情感投入到情境中,之后進行小小互動,讓學生舉自己的實例或發表感言,這時教學情境已經創設成功,教師應該順勢進行教學內容,同時要注意保持教學情境,這點對教師的教學素養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各位教師努力去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素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創設一個好的教學情境,教師就要注重營造一個輕松快活、具有趣味性的學習氛圍,誰都喜歡在一個寬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所以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結合自身特點,例如生性幽默的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開幾個和教學內容相關的小玩笑,讓知識不再枯燥,課堂不再沉悶;缺乏幽默細胞的教師可以在教學環節中設計幾個和教學內容相關的小游戲,例如,在教學7A Unite 6 Fshion時,教師可以準備幾件道具,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去搭配衣服,然后用英語描述一句完整的句子,也可以讓學生角色扮演,自己設計服裝,然后展示給大家,并用英語全程講解。這樣趣味性的學習會在最大程度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本文通過改變教師以往的教學觀念,充分了解學生需求;結合課本與生活共同創造情境課堂;情境教學要注意情感與氛圍的營造;注重教學中的趣味性,開展角色扮演四個層次循序漸進講解創設情境教學的步驟,充分尊重新課標的要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希望和廣大教師朋友們一同努力,為英語教學事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