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曉琳
(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桑林鎮初級中學,遼寧 鞍山)
眾所周知,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大多愛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去授課,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講臺變成了教師展現自己授課技能的舞臺,而學生則變成了觀看表演的觀眾,他們只能通過“聽”“看”以及“寫”的方式去學習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卻不能在課堂上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必然會受到影響,這對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開展是非常不利的。
此外,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師生關系是不平等的,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喜歡用自己的身份去壓制學生,一旦發現有學生犯了錯誤,就會以非常嚴厲的態度去批評他們,當然,教師之所以這樣做,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嚴師出高徒”是很多教師一直以來都信奉的教學箴言。只不過,時代在發展,學生也在變化,相比較于以前的初中生,現代初中生的思維會更加活躍、在情感上會更加敏感,所以教師的“嚴”很多時候可能會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
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必須及時革新自身的教學觀念,轉變自身的角色,將自己從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轉變成幫助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輔助者,從而使學生在真正意義上成為學習的主人,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法、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去實現。除此之外,教師還應重新構建與學生的關系。在以往的師生關系中,融入“友情”元素,可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和諧、平等,從而使學生更加親近教師、喜歡教師、尊重教師。對此,教師應放下“教師”這一身份,以朋友的姿態去與學生交流和溝通,所交流的內容不要只局限于學習,也可以和學生聊聊人生、談談理想、說說困惑,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有效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同時,教師還能更進一步地去了解學生的內心,從而使教師在日后的教學中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和教育。
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針對于此,廣大初中語文教師應及時地對自身的教學模式進行革新,不過,在革新之前,教師應積極地利用課余時間去學習新的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革新工作的有效進行。本小節只對“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淺析,希望能啟發廣大初中語文教師同行的教學思路。
相比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教師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授課,不僅能使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及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自主探究能力,更重要的是,該模式能夠有效地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與學習思想,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專注地去完成學習任務,而這一點,是其他教學法難以達到的。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去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舉個例子,在學習《中國石拱橋》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課文中的重、難點知識,利用多媒體大屏幕為學生展示一些問題,如,中國石拱橋的總體特點是什么?趙州橋和盧溝橋各自的特點又是什么?你能不能結合課文內容畫出趙州橋的示意圖?等等;之后,學生依據大屏幕上的問題開始閱讀;在學生完成閱讀以后,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先前的問題進行探討,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探討過程中,并在仔細傾聽了學生的想法之后,針對其不足提出補充意見,當然,在提意見之前,教師要注意先肯定和表揚學生的回答,這樣做既能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產生一種成就感,從而促使其更加積極努力地去學習;最后,學生完成討論以后,各組的小組長要就本組的意見進行匯總,并匯報給教師,然后教師再依據各組的匯報情況以及學生先前的討論情況分別對他們進行適宜的評價和表揚,借此來使學生獲得自我價值的肯定,進而使之能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對待初中語文這門課程。
在筆者看來,教師要想在課改的背景下搞好初中語文教學,就必須先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因為觀念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師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的選擇與制訂,從而會對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產生十分重大的影響。此外,為了更好地應對課改給語文教學帶來的挑戰,同時也為了滿足初中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與發展需求,廣大初中語文教師應積極地利用課余時間去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并結合自身的教學現狀,及時地將這些理論和模式運用到自身的實際教學中,從而使自己的教學狀況得到切實有效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