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翠
(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中學,內蒙古 鄂爾多斯)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學校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給予了充分重視。然而,有些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并未涉及這樣的內容。如果這一情況得不到及時解決,那么這不僅不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與價值觀,還不利于提升他們的思想品德核心素養。基于此,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應使思想品德教學揚起“德育”的風帆。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還能促進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與綜合素質的提高。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開展思想品德教學的過程中往往過于注重對學生進行文化知識的傳授,一味把蘊含在思想品德教材中鮮活豐富的德育資源變成一個個枯燥無味的難點、考點。如此一來,這不僅使得整個初中思想品德課堂缺少了生機與活力,還不利于打造和諧高效的思想品德課堂。基于此,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對學生進行德育。這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利于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性。
培育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德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在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還能充分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例如,在講授《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這一章節時,我就采用了情境教學法來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首先,我通過多媒體播放了《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歌曲,并對學生說:“請同學們仔細地傾聽這首歌曲。”于是學生紛紛豎直耳朵仔細地傾聽這首歌曲,在歌曲的渲染下,學生一邊仔細地品味歌曲中的旋律,一邊體會這首歌曲的內涵。接下來,我對學生說:“剛才大家傾聽了這首歌曲,下面請你們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有的學生說:“我看到了中華兒女冒著敵人的炮火勇往直前的畫面。”有的學生說:“我體會到了民族精神的偉大,他們身上體現了勤勞、勇敢、拼搏等民族精神。”我對學生說:“你們說得很好,下面請你們從《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這一課中找出各種民族精神。”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多媒體播放音樂的方式創設了有效的教學情境,這不僅有利于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合作學習以其互動、自主等諸多優勢贏得了廣大教師的青睞。如果教師在思想品德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觀和集體主義精神,還能促進學生共同發展。比如,在講授《競爭合作求雙贏》這一內容時,我就充分地運用了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我根據學生思想品德課程的成績以及學生內向、外向的性格特點等因素,把授課班級分成了若干小組,這樣的分組不僅有利于學困生在優秀生的帶動下取得進步,還使得內向的學生在外向學生的影響下積極地投入小組討論之中。其次,我通過多媒體設備把各個小組需要探究的任務展示出來:是競爭更加重要,還是合作更加重要?于是各個小組紛紛就這一問題進行了探究與交流。雖然初中生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以及思想品德水平,但是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巡視,以便及時地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在他們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我并沒有袖手旁觀,而是走到他們的身旁,耐心地傾聽他們的想法,認真地分析他們的思路。有的學生說:“合作比競爭更加重要。”有的學生說:“競爭比合作更加重要,如果沒有了競爭,各行各業都會失去發展的動力,競爭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多彩。”你一言,我一句,各個小組熱烈地討論。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還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借鑒了他人的優點。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來開展教學,在培養學生合作意識以及集體主義精神的過程中使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能得以發揮。
翻開思想品德教材,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單元活動課。這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有效資源。倘若教師能夠積極主動地利用這一資源開展設計宣傳語、演講比賽、實地調查等活動,可以使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自然而然地發揮出來。比如,學習了《誠信是金》后,我先讓學生在課下收集有關誠信的名言以及相關的人物事跡;其次,讓他們按“誠信之歌—誠信之人—誠信之事”的內容來設計一份以“誠信”為主題的手抄報。如此一來,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還能使他們意識到誠信的重要性,從而培養了他們誠實守信的優秀品質。
總之,隨著時代的進步,德才兼備的人才越來越受歡迎。而思想品德教學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的主渠道,也是踐行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此,教師需要借助多種教學方法來使德育與思想品德教學有效地結合起來,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道德觀,進而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