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泗鳳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濤雒中心初中,山東 日照)
當今社會競爭越發激烈,想要學生在未來成為一名德才兼備的棟梁之才,初中階段的學習和生活無疑是非常重要的。而班級管理對于學生更好地學習文化科學知識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有效地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認真負責地做好初中班級管理工作意義重大。
教師管理班級的方式單一,不僅影響著班級管理活動的順利展開,同時也降低了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成效。教育質量評估報告顯示,一方面是我國初中文化課程教學取得了較為優異的成績成果,中學的文化知識課程教學成績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和提升,而另一方面,文化知識教學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明顯而不可忽視的弊端。其主要表現在學生應用所學文化知識課程的能力較為薄弱,進而影響了課程知識的實際使用與價值的體現。
班級管理制度教師應與學生共同討論制定。班級是學校教育組織體系中的最基層組織,其管理水平制約著學生的素質教育水平。要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其關鍵在于樹立良好的班風,培育良好的班級氛圍,使班級組織有向心力,有號召力[1]。目前的班級管理制度現狀是缺乏學生參與,民主管理程度較低,缺乏活力。以往在班級中設立班干部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與民主作風,讓學生學會自理自治,相互監督,互相制約,然而這一做法無疑也產生了一定的弊端,班級中的班干部數量與崗位相對固定,這就使很多擔任班干部的學生形成了“高人一等”的錯誤想法,而多數學生仍然得不到應有的鍛煉機會,這對班級管理難以起到促進作用。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主要管理人,應當密切關注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所體現出的學生管理主義傾向的消極影響,更加全面地考慮班級的整體動態和概況,確保每一名學生的潛能都能夠得到更為全面的發展與鍛煉。班級管理誠然需要嚴謹的管理,但教師更應該關注學生在班級活動中的作用和地位,應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對所有學生做到相應的公平與公開,并讓所有學生認識到班級活動與班級管理與每一位班級成員息息相關,且每個學生地位平等權利平等。
教師對于處境不利的學生更應該堅持“無歧視原則”。對待不同類型的處于劣勢、弱勢的學生,教師更應在此時拿出耐心,針對個體的不同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和管理策略,深入地了解每一名同學的情況,更加客觀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采取相應的針對其特點個性的正確適當的教育教學方法,培養相對處于劣勢、弱勢的學生的信心與對學習的積極性。
在我國初中階段的教學管理中,學生的年齡尚小,各方面發展尚未完全成熟,學習成長正處于重要階段。此時教師更應該在班級管理中貫徹民主平等的思想,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充分參與。
素質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班主任應遵循教育規律,深入了解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班級環境,實施班委輪流,充分發揮學生內在潛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從而達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2]。在班級中實行班干部輪流制度的管理方式讓班級的所有學生都有了充分鍛煉的機會,同時也能有效地避免班級管理中的不平等現象,杜絕班干部產生“高人一等”的錯誤心理,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管理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班級主人翁的精神。
在班級管理中教師必要的嚴謹是必需的,但同時也應該相應地與學生保持親密的關系,不要每時每刻都板著一張嚴厲的面孔,只有以心換心,才能消除師生間的陌生與隔閡,讓學生更加配合班級的日常管理,進而有效提升班級的管理水平。
學生的心理問題近些年來逐漸成為困擾我們的難題。異常的心理狀態不僅對學生的生活造成了干擾,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學生正常的課程學習。學校應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的檢查,引導學生重視心理健康的教育,增強學生應對困境的心理能力。
在班級管理中,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管理效率,適當的激勵措施是必要的。這不僅能夠切實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還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個體潛能,進而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讓學生在積極的競爭氛圍中不斷成長與完善。激勵方式可分為實物獎勵和口頭表揚兩種,無論選取哪一種方式,都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被認同被肯定的快樂。而這種積極正面的激勵,更能促進學生的不斷成長與進步,最終使其邁向成功。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無疑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初中班級管理缺乏民主以及專制化的現象還較為嚴重。這就給班級管理的有效實現造成了一定的困難。而初中階段的學習是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階段,因此突破這個困境、解決這個難題成了每個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教育工作者們應抓好班級管理工作,切實落實好民主平等,注重學生心理健康的輔導工作,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進而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全面促進班級管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