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慧
(內蒙古北方重工集團第三中學,內蒙古 包頭)
在高中語文知識教學中,文言文閱讀一直都是一大教學難點。對于教師來說,文言文知識與中國古代文化緊密聯系,單憑枯燥的講解使學生掌握文言閱讀方法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對于如何增加學生對于文言文知識的積累量,讓學生掌握并理解文言文語句的要點,是當下教師們應該深度探討并解決的重要課題。因此,本文將通過分析文言文知識的各方面問題,提出針對性更強的應對措施。
在當今的高考制度下,各類高校對于知識點的講解偏重于應試教育,從而缺乏對知識的深層挖掘。當然,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的講解也不例外。由于只是為了應付考試,保證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在語文課堂上對于超過考試范圍的文言文知識,教師通常選擇一帶而過,并沒有進行深層次的講解,從而導致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只會一些考試需要考的內容。長此以往,學生即使在短期了解到文言文知識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長時間的記憶,且運用程度不高,也會導致文言文知識的匱乏。我們都知道,只是為了考試而考試,那么學習效果一定是不盡如人意的。
與當代白話文相比,文言文生僻字較多,句意難以理解,對于現代高中生來說枯燥乏味、晦澀難懂。如果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采用了不正確的學習方式,學生就可能出現厭學和逆反情緒[1]。同時,學生對于文言文知識的學習樂趣也會大大降低,不僅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對所學的知識感到枯燥、無聊,而且課下也很難有動力去復習鞏固以及重新探索。這樣一來,不僅導致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只知道理論知識,并不理解其中精髓,不會運用理論知識進行相應實踐,更有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對文言文學習喪失興趣,最終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夠理想,成績也難以達到自己所期望的標準[2]。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在日常的文言文知識學習中,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一些活動,或者借助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枯燥、抽象的文言文題目設計在一個十分有趣、惹人注意的情景中。例如:教育工作者可以開展小組形式的多樣化討論,包括分角色扮演,多人、多小組講解,文言文知識競賽等。在比賽進行中,學生可以更好地促進彼此的情感交流,注重團體合作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文言文知識水平及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學生可以在日常的學習和趣味性比賽中,有意無意地促進彼此之間的情感,拓展思維,鞏固記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文言文知識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可以培養和發展能力,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小組的團隊精神也可以得到升華,從而提高文言文知識水平,取得滿意的語文成績[2]。
在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適當講解文言文的重要知識點,然后讓學生自己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畢竟每個人的學習效率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論,進行一刀切的教育模式。自主學習策略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分段學習,例如針對某一篇文言文,可以要求每人深度理解自己所分配的一段內容,通過小組形式進行討論研究,達到深度理解的程度,然后在課上給全班學生進行講解,畢竟只有自己講出來的東西才是自己真正所掌握的。其他作為聽眾的學生,也會因為不斷地更換“教師”,從而對語文課堂產生深厚的興趣,而對于文言文知識的理解也將會從興趣出發,最終,使學生可以通過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深層次地探索,去發現語文文言文閱讀的奧秘。
在每一篇的文言文閱讀中,每個故事都有它獨特的背景,這些小故事往往都是能夠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們可以通過介紹背景資料和文言文寓意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結合歷史語境,讓學生通過不斷熟讀文言文,以此體會作者的思想境界,然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當時的心境,在不斷體會中去了解文章的深刻內涵。或是可以在文章學習結束后,讓學生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以小組的形式去分享。只有通過這種深度學習的方式,才可以使學生深層次地去理解文言文的具體內涵,從而提高文言文閱讀的水平與能力,最終提高成績。
本文主要分析了當下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講解中存在的某些不足之處,通過總結分析,提出了幾點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的方法建議。由此,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對文言文知識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對文言文閱讀的理解能力,使之達到一定的高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