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健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揚子中學,江蘇 南京)
民間游戲趣味性強、流傳范圍廣、難度小,又能夠很好地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運動,實現寓教于樂。因此,不妨將民間游戲融入高中體育教學之中,一方面是對民間文化的發揚和傳承;另一方面,也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該如何融入民間游戲呢?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即便是高中生也是如此,將游戲融入教學之中,是最受學生歡迎的一種教學方法。既然如此,教師就要針對民間游戲做出一番深入挖掘與探究。首先,通過實地走訪、調查等方式搜集民間游戲的種類、來源、游戲規則等基本信息,做出翔實的整理,做到心中有數;其次,在此基礎之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考慮到學校場地、學情和一切可能發生的問題等因素進行篩選,挑選出真正有意義、能夠與教學雙劍合璧、會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民間游戲;最后,當有的民間游戲無法適應教學的需要時,可充分發揚創新精神,積極采納學生的建議,進行一番調整與改動,賦予傳統的民間游戲以新意,增添課堂的趣味性,實現其價值的最大化。
例如,“丟手絹”是再經典不過的一個民間游戲,是每個人兒時的記憶。如果想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這一游戲,學生難免會覺得此游戲太幼稚,但考慮到這個民間游戲參與人數多,安全系數高,趣味性又強,實在不忍心將其舍棄。既然學生認為它幼稚,不妨讓學生發揮集體的力量,對它進行改編。經過學生的共同努力,反復修改,最終“改編版丟手絹”應運而生,同時也滿足了學生小小的成就感。
高中生每天面臨著繁重的學習壓力,很少有時間能夠酣暢淋漓地去運動,因此身體素質堪憂。然而,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是學習和生活的前提和基礎。面對學生對體育的抵觸情緒,我們不應再把教學目標功利地確定為要求學生將某一種運動技能掌握得多么到位,而應將目光放長遠一些,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運動的意識,對于學生而言才是一筆無比寶貴的財富。與其苦口婆心說教,不如以民間游戲為契機,讓學生在此過程中自己體會到這個道理。當然,無論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手段,只要最終能夠達到目的,就是行之有效的。這樣一來,學生在游戲中會逐漸明白體育運動的真正含義,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形成終身運動的觀念,學生不僅會以更加積極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并且會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真正實現“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師者,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意味著將知識與技能傳遞給學生的同時,更要對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塑造施加正能量的影響。民間游戲看似熱熱鬧鬧地玩樂,背后其實也蘊藏著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大好時機。這就要求教師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在游戲開始之前,明確游戲規則,并預見可能出現的一切問題,避免因規則不清而影響游戲效果和不必要的麻煩,必要時可自己進行實驗,檢測游戲效果;其次,在游戲過程中,教師雖只起引導作用,但也要用心觀察每一名學生的具體表現,針對游戲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最后,善于及時地總結和反饋,對學生給予發展性評價。任何一項教學活動既然決定開展就要有后續的評價,這樣會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也會在學生心中形成一種潛意識。對于游戲中學生表現好的地方,要及時地進行鼓勵和表揚,在學生中形成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學生知道這樣做是正確的,是會得到老師的表揚的,從而這樣做的學生就會越來越多。充分重視教學評價的作用,毫不吝嗇地夸獎,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為你點贊”的動作、一句暖心的話語……都會如春風化雨,滋潤學生的心田。
例如,冬天到了,我校為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因地制宜,在操場中央為學生開辟了一塊冰場供學生滑冰。體育課上,又布置學生嘗試挑戰我國傳統的民間游戲——抽冰猴。顯然學生在童年時并沒有接觸過,因此由年紀大一些的老教師傳授給他們一些相關的技巧,并講解抽冰猴的相關文化知識。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學生又掌握了一項新技能,大呼過癮。
總而言之,民間游戲是民間文化中不可磨滅的瑰寶,如果能夠將其與高中體育教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是一件一舉多得的事。讓我們肩負起這一重任,努力地完善高中體育課堂,賦予它更深刻的含義,讓它更加精彩,讓學生愛上體育、愛上體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