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吉林毓文中學,吉林)
作為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立體幾何往往會讓很多學生望而生畏。追其緣由,主要是因為立體幾何具有極強的抽象性和空間性,也正因為此,學生要想學好該部分內容,就必須要具備良好的空間想象力。然而,對于大部分高中生而言,這一能力尚屬于較高層次的要求。所以,在日常的立體幾何教學中,教師除了要重視相關知識和概念的傳授以外,還必須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以及空間想象力的培養和提升。為此,筆者將結合自身經驗淺談一下高中立體幾何教學,希望能給廣大高中數學教師帶來一些幫助。
不少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立體幾何方面的知識時,往往會忽視立體幾何與客觀現實的對應關系,同時也不注重去開發學生的想象能力,這直接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學生會認為立體幾何是非常抽象的知識,從而使他們無法在腦中還原出立體幾何的各種關系,基于這種狀況,學生是很難對立體幾何產生學習興趣的。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對立體幾何知識進行探索,就必須設法激發其學習興趣。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立體幾何教學時,應重視學生直接經驗的培養。而這種直接經驗,往往形成于學生的直接動手經驗,換言之,教師應在立體幾何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對空間模型進行分拆和折疊,借此來加深他們對空間幾何的理解與認識,從而使其空間想象能力獲得有效地培養和提升,進而使之能對立體幾何這方面的知識產生學習興趣。
學生的空間想象力的高低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學習立體幾何的效率。不過,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利用適宜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去錘煉、去提升。對此,筆者認為,廣大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如下兩種方式去錘煉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空間幾何是一種特殊的學科,也是用來描述和表達現實世界的數學語言。換言之,空間幾何來源于生活,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不妨用相應的空間模型去代表抽象的空間幾何問題,這樣做,能夠使空間幾何問題變得生動而又形象,從而能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立體幾何問題,這對學生空間想象力的培養和提升是極為有利的。
隨著我國科技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漸漸在高中教育中得到了普及,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去開展立體幾何教學,能夠有效地將空間還原,從而能讓學生以非常直觀的視角去觀摩三維空間,如此一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便徹底被打開了。另外,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授課,能夠讓學生親眼看到圖形的轉化過程,而這個神奇的過程往往是學生的大腦難以想象的,正因為此,多媒體教學能帶給學生無盡的新奇感,從而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平面幾何和空間幾何是“幾何”這一模塊里的主要內容,其中,平面幾何指的是二維空間,空間幾何指的是三維空間,這兩部分內容是相輔相成的。另外,學生在學習幾何的時候,往往還會利用到代數、分析等方面的知識,所以,為了學生能更好地掌握住立體幾何這部分的內容,教師應在正式教授學生幾何知識之前,先引導他們對平面幾何以及與之相關的各種知識進行“反芻”,這樣一來,學生勢必能以較好的狀態投入到對新知識的學習中。
向量是用代數語言去表達立體幾何中的復雜空間以及位置關系。學生如能靈活地將向量運用到立體幾何的學習中,勢必能使立體幾何問題變得非常模式化,這樣一來,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便會省去不少麻煩,從而能達到降低解題難度、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指導學生運用向量去解決立體幾何問題時,一定要讓他們嚴格遵守以下原則,即:在利用向量解決立體幾何問題前,學生應先利用向量將立體幾何中的位置、大小等元素表達出來,從而使向量能和立體幾何產生聯系;然后,學生需要按照向量的方法進行運算,并基于此去找對應元素間的關系;最后,學生需要利用“幾何語言”將運算結果翻譯出來,這樣才算在真正意義上解決了立體幾何問題。
綜上所述,教師要想搞好高中立體幾何教學,首先要做的,就是積極采取相關措施去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應在日常的教學中不斷地對學生的空間想象力進行錘煉;再次,為了學生能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立體幾何,教師應在開課前,引導學生對之前所學的幾何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各種知識進行回顧,以保證學生能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基礎;最后,教師要重視向量在立體幾何中的作用,并積極引導學生利用向量去解決幾何問題,幫助學生削減學習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