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全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學〈高新校區〉,四川 成都)
面對當下教育改革的大環境,很多學校課堂模式都發生了轉變,高中數學課堂也不例外,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破繭而出,用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來迎接這個嶄新的時代。高中數學課堂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供的這樣一個舞臺上能夠更好更完整地展現課堂魅力,不僅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同時課堂效率也因為有了豐富的上課資源而得到了提高。
課改之前的高中數學課堂主要是老師對學生單向地傳輸知識,大部分局限于教材知識,這樣上課帶來的結果就是學生會覺得課堂過于單一。如此刻板的教學方式不僅不能起到開發學生思維的作用,還可能加重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抵觸情緒。在很多人看來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所以就需要嚴謹的教學方式,而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過于嚴謹,缺少多元素的融合,也就忽略了數學課堂中的文化價值。老師講解的內容全部來自于書本,就會有局限性,很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再者,學生如果長期對一門課程沒有興趣,他們的心理上會產生一種壓抑的感覺,加深了對這門課程的抵觸情緒,長此以往對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
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應該是順應時代的發展而有所革新的,這樣才能使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適應他們那個時代社會生活的需求。隨著素質教育的施行,學校老師關注的重點不僅僅只是學生的成績,更多的是在教會學科知識的同時讓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所提高。以前的課堂老師是主角,學生只負責聽講,而現在就要演變成學生占據主導地位,這樣他們才能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中自己整理總結課堂中的數學資源,并且結合現代科技,比如網易公開課等教學資源,和老師進行多方面的交流。學生和老師互動內容和互動方法的改變也就間接體現了翻轉課堂相較于傳統數學課堂的優勢之處。在一個互聯網信息化時代,資源實現隨時隨地共享,學生互相之間的交流效率大大提高,老師和學生之間也有了更多的時間互動。再者,學生擁有像網絡資源一樣豐富的學習突進,他們在課后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點進行知識的拓展。
老師在課堂中的主要作用是為學生引領學習方向,所以老師自身應該具備一定的學科素養,同時綜合素質要高。翻轉課堂的實施是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需要適應發展變化中的教學模式,從而使自己有質的改變,摒棄掉老舊不實用的教學理念,努力吸收新思維,從新的角度去看待上課模式,最終目的是為學生搭建一個自由高效的數學學習平臺。例如,在學習各種立方體體積這一節時,為了更好地讓學生來主導課堂,老師上課可以采取小組學習模式,把班上的學生分為四到六人一組,讓每個小組的學生對如何求體積有自己的研究,然后再分享給全班。這種小組合作制解決了課堂上不能顧及到每個人的缺陷,因為一個小組的答案展現的是一個小組內所有人的思維,可能有一組想到的是拆分成我們熟悉的規則立方體求體積和,而另外一組想到的是通過課堂交流,學生之間互相彌補了思考的漏洞,同時小組合作也鍛煉了學生的交流能力,對他們今后進入社會有很重要的作用。值得提醒的是,老師無論是在以往的灌輸式教學中還是在現今改進的翻轉式課堂中,都應該明確教學目的,并且盡量拓展和課堂內容有關的素材,完善各個教學環節,從而達到理想的翻轉課堂。
同時,要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由于數學本身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僅僅局限于講述課本知識會顯得有些乏味,所以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讓課本知識更加通俗易懂,讓教材內容更加生動形象,這樣也可以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高中數學相比于學生在初中學習的數學知識又要更上一個臺階,許多新課程都是學習的難點,如果上課形式單一,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交流就不會多,那些復雜的知識也只是幾句理論性的東西。然而當課堂中增添了教學視頻這一環節之后,老師和學生的互動就隨之增加,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也在暗中提高了課堂效率。當互動增加之后,學生的地位就可以向主體地位靠近,如果在課堂中學生過于被動,那么翻轉課堂的價值就沒有被利用起來。例如高中數學中一個重要的解題方法是數形結合,但是這個“形”經常不能完美地被呈現出來,而在翻轉課堂中,利用現代科技軟件中的3D技術就可以實現這一點。這樣有了圖形的展示,學生的腦海中就會逐漸形成構造立體圖形的意識,這就是在發揮翻轉課堂的價值。
總而言之,現在大部分家長都將希望寄托于兒女,為人師者也希望為國家輸送更好的人才,因此學生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這種壓力不僅來自于學業課程的負擔,更多的來自于心理的重擔。傳統的教學注重的是成績的提高,所以老師們照本宣科,顯得枯燥乏味,故學生對學習難以提起興趣,更不必談課堂效率的提升。而翻轉式課堂的應用為高中數學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通過大量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模式對課堂效率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作用,讓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