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亞洲
(齊齊哈爾市齊齊哈爾中學,黑龍江 齊齊哈爾)
最近幾年,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廣受熱捧,尤其是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延展性,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深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的自主探究思維得到有效調動。
(1)學習內容缺乏針對性。高中數學教學中廣泛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開展教學活動,但是由于該教學模式還不甚完善,所以教學的方式偏于形式化,導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精準地把握教學主旨,使課堂教學環境偏于混亂,進而使課堂較松散。(2)小組活動失衡問題較嚴重。教師在組員分配上面不能做到科學有效,甚至有的教師在教學中為能更好地烘托課堂教學氣氛,會將性格開朗的學生全部放置到一組中,各個小組分配不均,使得小組討論的真正作用不能發揮出來。(3)部分學校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開設前,沒能重視教師專業素養的夯實,使得很多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正視自己的角色,依舊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進而難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使課堂教學效果的達成度降低[1]。
所謂小組合作學習,既是互助學習方式,教師在此過程中需要讓學生通過互助學習提高交流質量的有效方法。在進行科學分組的時候,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個人的能力、學生的性格等方面內容進行小組互補劃分,讓每個合作小組成為獨立的系統化團體,可以獨立解決學習中的問題。例如,要求每個合作小組有三個組員,小組成員1負責尋找學習中的疑難點,并制訂對應解決方案;小組成員2負責開展知識鞏固學習計劃的制訂,并監督小組成員的學習完成情況;成員3則負責搜集相關的學習信息,利用互聯網或者學習軟件進行資料查詢與整理,深化小組中學生的知識延伸性。另外,小組活動中在進行到討論這一重要環節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全班同學分成兩個大組,學生需要自己挑選對應的小組,并對本小組提出的觀點進行論證,以深化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度。
教師在給學生設計提問內容的時候,需要重視問題的開放性與延伸性,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知識點學習過程中,涉獵更多相關的知識內容,從而能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度。例如,課堂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圓錐的相關性質的知識點時,教師需要提出兩個問題供學生思考:第一個問題是利用何種圖形旋轉360度后能得到圓錐體;第二問題是使用轉化的方式如何能推斷出圓錐的體積。學生在探討第一個問題的時候,可以使用平面圖形旋轉的方式,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立體思維能力,盡量在頭腦中模擬出立體圖形,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設備進行圖形的旋轉,模擬出立方體圖形的旋轉,讓學生努力尋找鼓勵。最終能了解到正方形以及矩形旋轉到360度以后能得到圓柱體;圓旋轉到360度后能得到球體;三角形若旋轉到360度以后則能得到一個圓錐體。教師提出此問題的目的,是讓學生的立體思維能力得到有效鍛煉,以更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且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有想法后,能將圖形落實到紙面上,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第二個問題的設立,學生能根據教師的提問首先想到學習過的圓柱體相關內容,圓柱體的底面積相等的情況下,體積公式分別為V=Sh,經過測量后,學生能發現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進而能推導出圓錐體積公式為,學生在該問題回答中能復習舊知識,并能強化新知識與之產生的聯系,能系統化進行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更深化對數學的概念性內容理解,進而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知識應用能力[2]。
小組合作學習中討論完成后,教師多要跟進課堂練習,以深化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進而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內容。教師先帶領學生分析討論結果,歸納所學知識點,使學生能系統化地學習新知識和新內容。然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預留出5分鐘的時間,開展課堂訓練。教師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后習題練習,看哪個小組在最短的時間內正確率最高,并讓小組成員分享解題過程和解題步驟,分享快速解題的有效方法,使大家在討論中,相互進行經驗總結和借鑒,進而讓學生的思維活躍度不斷提高。最后,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課堂討論情況進行課后作業的布置,帶領學生進行知識內容的夯實,用以鞏固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
教師是小組合作學習中的重要輔導者,需要掌控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進度。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為能更好地發揮出小組學習中數學的價值所在,需要認真鉆研教材中的各項內容,并將其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解答,然后進行難點的歸納與整理,使學生能在學習中有所針對,也能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有所側重。首先,教師需要將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轉化,以帶入到小組提問中來;其次,在小組合作教學中套用各類有效的方法,進而以深化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最后,在教學中能做到與時俱進,在完善教學質量的同時,能做到教學相長。
高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開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應在教學中合理搭配小組成員,提出有效的問題,開展科學化的指導,使得小組成員能在合作學習中均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