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美芹
(安徽省太湖縣望天學校,安徽 安慶)
題目是文章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它蘊含著文章的主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對文章題目的解析和探索,有助于學生在朗讀和學習時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情感,幫助學生真正做到樂讀書。語文教師在安排學生進行課文預習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針對課文的題目發揮自己的想象,構思課文所要表達的內容,通過師生之間的討論交流,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興趣,有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朗讀和學習課文內容,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在進行《可愛的草塘》文章的預習時,可以讓學生根據文章的題目進行思考:課題是什么意思,如果換做你圍繞題目進行寫作,會寫哪些方面,會怎么寫等問題。如此一來,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和學習興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對于課文的朗讀,需要教會學生抓住重點的句子和詞匯,并且對于課文的朗讀教師和學生都應該認真對待,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在語文方面的朗讀能力,做到活讀書、善讀書和樂讀書,從而達到提高語文整體素質和能力的目的。比如說,在進行課文教學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將課文中的重點句子以及詞匯找出來并做好標記,學生可以通過重點句子和詞匯,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方向,有助于了解文章所蘊含的情感,然后讓學生將文中一些運用不同寫作手法的句式找出來,類似于“雖然……但是……”“既……又……”等,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很好地分解文章的內容和結構,更好地了解文章所蘊含的意義。
比如在進行課文《一夜的工作》的教學時,通過讓學生把握住“一張”“一盞”等關于房間描寫的詞匯,可以有效地讓學生了解到周總理生活的簡樸,從而能夠更好地體會到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更好地對周總理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了解。
語文教師在進行課文教學時,可以在安排學生朗讀課文之前,根據文章內容和整體思路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思考,真正做到活讀書,這對于學生理解課文主題思想是非常有幫助的,并且能夠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鍛煉學生地思維能力。比如在進行《少年閏土》的教學和學習時,可以針對性的設置如下一些問題:文中對閏土的外貌的描寫句子有哪些,這些句子說明了閏土有什么樣的特征;文中作者對閏土有哪些比較深刻的記憶;通過對課文的朗讀,你覺得閏土有哪些特別的地方等,通過設置這些問題,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去朗讀和了解文章內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學生對文章的主題思想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
情境教學是語文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創設情境,幫助學生融入教學內容中,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中豐富的感情色彩,有利于訓練和培養學生對課文朗讀的語感。
比如,在進行《桂林山水》的教學過程中運用情境教學,通過圖片、音樂等方式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將學生帶到桂林山水的美好情境中,身臨其境地體會桂林山水景色的同時,引導和訓練學生朗讀課文,這樣一來,學生就很容易能體會和把握住課文中對山水景色的欣賞與贊美,在朗讀的過程中語氣、語調以及對于文章抑揚頓挫的把握,也就自然地得到訓練和加強,真正做到善讀書,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水平的目的。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對于課文的預習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堂學習,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文章內容。語文教師通過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課文的了解和熟悉程度,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對于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和能力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一般來說,幫助學生養成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可以通過如下方法:首先語文教師對于學生的預習效果要有明確的要求和方向,比如課文中的生字、詞,課文的段落劃分和段落的意義等;其次,針對不同類型的課文,對于學生的預習要根據課文的特色提出針對性的要求和側重點,比如對于記敘文,需要學生明確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起因、經過等,對于描寫類的文章,需要讓學生側重于課文中所運用的各種寫作手法等;然后,在學生預習的過程中針對課文內容所產生的疑惑,需要學生進行標記,以便于通過課堂教學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最后,要求學生能夠將課文熟練進行朗讀,并且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隨機抽取學生進行朗讀作為檢驗,從而督促學生更好地進行課文預習。
語文教師需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文章朗讀,比如說通過舉行朗讀比賽、讀書會等方式,鼓勵學生進行朗讀,在學生之間形成一種良好的、積極的朗讀氛圍,從而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
總的來說,朗讀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技巧,通過反復地練習和引導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和進步,讓學生做到活讀書、善讀書和樂讀書。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是一項長期而細致的任務,需要語文教師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