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文東
(吉林省榆樹市閔家鎮中學校,吉林 榆樹)
空間思維能力到底是什么呢?總的來說,空間思維能力是一定與想象力有關的,人們經常對一些事情進行想象,從而腦海里出現虛擬的思維定位,這一個過程可以稱為空間思維過程。正常情況下,學生具有形象和抽象的空間思維能力;學生在產生聯想和想象前,自身所積累的知識形成的空間概念;即將被定位的事物本質屬性中的時空特點,這三大因素是影響空間思維能力的重中之重。所以說,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慢過程,它需要長時間的培養,需要一步一步慢慢進行。
對于初中生來說,宇宙、大氣、海洋和陸地,這四種的地理事物也是他們所能認識和理解的空間。學生難以理解空間思維是因為在地理學科中,這是一個很抽象的東西,所以這是正常現象,只是因為這幾年的考試經常考查空間思維能力,所以作為教師,就應該幫助學生培養他們的空間思維能力。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需要教師結合自身的經驗和以往的教學實踐,組織學生活動或是通過課堂來將空間思維能力這一理念慢慢地教給學生,初步讓學生具備空間的感知能力,對事物的區分能力,同時為了讓學生可以形成準確的空間思維能力,也要培養他們將地理事物聯系在一起的能力、他們的實踐能力等。
識圖是培養學生具備空間思維能力的第一步。當然,識圖前,一定要先告知他們一些識圖的基本規律,要讓他們快速地知道在地圖上的一些常識,接著就要讓他們了解并掌握地圖圖例中的各種地理符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其實,教師完全可以利用中國地圖來進行講解,讓學生掌握各種地形的顏色、河流等一些地理事物的符號,接著可以帶領學生認識我國的山脈、河流的走向等。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對空間事物有一定的了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方向感,這樣一來,不僅對學生是一個能力的培養,還讓學生掌握了中國的基本的地理知識,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教學掛圖是空間思維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工具,地理學科當然也就離不開它。在剛上課時,教師就應該告訴學生,地理學習中掛圖冊會經常出現,而且掛圖冊也會大小不一,功能也不同,但是這些都會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識,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思維能力。例如,地中海的學習,這個時候就要利用掛圖來向學生展示地中海所處的位置,充分利用掛圖來幫助學生理解,地中海的氣候特點以及形成原因。這樣一來,不僅學生好理解,還同時培養了他們的空間思維能力。
地理學科的教學一定少不了繪制各種各樣的地圖,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與進步,教師邊講地圖邊畫代替了傳統的教師只給學生指出地圖的方式,新的方法更適合于現在的教學,學生也能更好地掌握地圖所反映出的內容。對于這種方法的具體措施是:教師將復雜的地理事物分層體現在黑板上,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可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比如,在講到中國重要的山脈河流時,教師完全可以用彩色的粉筆將學生需要當堂課記住的山脈河流按從北到南的順序一條一條標出來,同時可以將一些重要的礦區等用符號標記出來,這樣一來,清晰完整地把這個地圖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不僅可以顯示出教師的知識素養與水平,同時也會更好地吸引學生的學習,更能幫助學生培養他們的空間思維能力。
地理課上不應該只讓教師動手,而更多的是應該讓學生動手畫圖,這樣更方便學生記憶。這個可以進行一個實驗,那就是讓兩個班同時進行相同內容的學習,一個班只是教師的講解,學生只是進行記背知識,而第二個班主要是教師在講授并且畫圖時,學生也跟著動手畫,最后進行一個課堂的小測,結果就會發現第二個班的教學效果更好。這就說明,讓學生動手更有利于他們學習掌握知識,更能培養他們的空間思維能力。
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養是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基礎,所以對于學生這兩方面的培養至關重要。如何培養這兩種能力呢?第一就是要為他們創造觀察的條件和空間;第二要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要引導學生,讓學生分辨主次等。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對于一個人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很關鍵的,所以,需要教師對學生慢慢的培養,按部就班地引導學生,幫助他們更好地建立空間思維能力。
學習各種的東西都應該建立在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興趣是重中之重,所以在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時候,要多培養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借助想象力、觀察力、感知力等來建立。它不是單一的思維能力,所以相應的對教師的教學要求也有一定的提高,只有教師教育方法的改變,才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培養空間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