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延衛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英才中學,山東 東營)
就當前現有的情感教學法實際應用情況來看,盡管當前許多學校大力宣傳新課程的改革模式,但是現在初中英語教學模式仍然在沿用著過去的傳統教育方法,情感教學往往是空談理論,而未能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其推廣也就沒有得到充分的展開。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傳統教學理念在教育體制中根深蒂固,思想模式僵化,不能推陳出新,做到因時革新,所以學校受到很大的影響,在短時間內無法轉變原有模式。但是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教育質量和要求也在愈發提高,傳統的教學與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教學指標,也不能提升現有的教學質量,所以我們必須要破除萬難,積極實驗、實踐情感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基于建立新課程改革的新型教學模式,情感教學法提供了可行路徑,這是區別于傳統教學方法的全新思路,老師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角度切入,將情感教學法和自己的教學過程相結合。
在過去的傳統教學理念中,知識的傳播是居于首位的,教學指標和教學任務也都是圍繞著傳授學生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這個主題展開的,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和精神關懷。但是,站在全局的角度看,以傳統教學模式為基礎,引入情感教學并使之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是更符合現如今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觀的優良方法。情感教學的引入,不僅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新的學習方法,使學生能夠擺脫原有的對英語學習的枯燥感和排斥感,在主觀意識上由被動接受轉向主動探索,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鼓舞學生不斷在英語學習方面取得新的成績,建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英語學習效率也有了顯著的提升和加強,基于這些特點,教師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也會隨之提高。所以,有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結論,首先需要教師和學校轉變教學觀念,突破桎梏,破舊革新,對老式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優化,然后讓學生由這個模式轉向主體地位,增加學生對情感教學的認同感,這樣一方面傳授了英語知識,在另一方面又促進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聯系,從而形成一個高效、活躍的英語學習課堂。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過程中,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或者是家長,首先關注和看重的都是學習成績、考試分數,成績第一的觀點可謂是根深蒂固。所以體現在教學課堂中也就是將大部分時間花在所考知識點上,而考試不涉及的知識往往會被忽視或者一筆帶過,甚至一些老師還會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告知學生哪些是考點而哪些不是考點,這種看似“精準”的教學方法其實十分不利于學生學習體系的形成,學生所學知識都是片段化信息。針對這樣畸形的教學現象,應當提升教師隊伍的教學素質,來改變這一現狀。
初中教學過程有其獨特之處,因為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躁動階段,各方面開始初步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所以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有時候也許老師的一句話就會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抵觸和厭惡情緒。所以教師良好的教學狀態對學生學習有著相當的影響力。
新課改任務在不斷推進,而教師作為新課改的執行者,要跟進腳步,盡快適應新課改和傳統模式的不同之處,轉變教學方式。教師要從以往的“老師為中心”的模式中跳出來,轉向“學生為中心”的新模式,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增加對學生情感教學和感情的培養。以此為角度,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新的英語教材中也加入了許多新鮮元素,這些元素都可以作為情感教學的素材被利用起來。因此,教師在上課之前應當做好充分的備課工作,熟悉教材中的內容,提煉出里面可以加入情感教學的點來,在教學課堂中埋好伏筆,引導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幫助學生在情感學習的環境中充分吸收英語知識,并同樣用這個方法鞏固所學知識。
通過以上的論述和分析可以得出結論,我國的教育模式有著自己獨有的特點,這既有益處也有弊端,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已經逐漸消磨殆盡,所以在新課改的過程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重新建立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營造情感環境和使用教材的情感元素來使得學生既可以學習知識,又能轉變學習態度。情感教學是一個新鮮的教學模式,值得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