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東
(浙江省麗水外國語實驗學校,浙江 麗水)
近年來,隨著教育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結果公告,學生體質也成為社會的熱點,眾多的媒體都進行了報道,一度成為了社會的熱點,從監測數據來看,只有不到兩成的青少年運動量達標,其中衡量體質下降的一項重要指數是學生的耐力素質。學校體育工作中,如何才能促進青少年耐力素質的提升?本文將帶著這個問題同大家一起探討。
在開展學生的耐力素質訓練時,往往是采用耐久跑運動來進行,然而由于耐久跑運動相對來說運動形式較為單一、枯燥,所以,很多學生都表示對耐久跑運動不感興趣,且因此影響了耐力素質教學與訓練的成效。同時由于很難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練習興趣和積極性,部分學生甚至還會在練習的過程中出現厭煩情緒和抵觸心理,從而影響到學生耐力素質教學訓練的質量和效率。
現在的大多數孩子基本是獨生子女,家長們都很寵愛這些孩子,允許他們不做家務,不參加體育鍛煉,因為身怕“累著孩子了”,父母只管孩子的營養夠不夠,成績好不好,卻沒有真正從意識上去了解孩子的身體素質,只是單獨地考慮“孩子是不是每天都吃雞蛋了”。這樣就導致有過食肥胖的,有偏食多病的,有厭食消瘦的。伴隨著營養的不均衡以及身體活動的減少,接踵而至的是肥胖率的增加、體能的下降。
耐久素質訓練耐久跑項目體力消耗大,持續時間長,易引起一系列心理、生理和其他機能反映。而學生想要提升耐力素質,并取得優秀的中長跑成績,并非輕松之舉,需要日復一日的鍛煉,且要科學有效地練習,才能有良好的效果,別無捷徑可走。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體育中考,學校體育教學也在不知不覺中向應試教育層面發展,從而更不利于學生耐力訓練的興趣激發。
我們提出的建議、解決問題的策略都是從實際調查結果的分析和整合中得到的,是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我們認為,只有將調查研究成果推廣,才能真實地考察研究成果的實效性。
營造學習氛圍,提高耐力素質的常用教學手段就是耐久跑,但耐久跑枯燥無味,不受學生歡迎,其實學校可以通過文化長廊、班級黑板報、體育墻報、校園廣播等形式,宣傳學習耐久跑訓練的意義,激發學生的耐力訓練內動力,使學生的學習逐漸由被動轉向主動。而從事體育運動鍛煉的興趣是發展學生耐力素質的內在動力。學生可以將發展耐力素質的認知、興趣理解轉化為體育課學習的動力,表現出積極主動的體育鍛煉行為。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點講授耐力素質的鍛煉價值和意義,指導學生分析自身的具體情況,發現存在的問題,培養學生耐久跑的興趣,增強體育課教學的趣味性,從而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鍛煉的意義和作用,了解耐力跑的生理特點,增強學生自信心,學校和社會應該營造體育鍛煉的氛圍,增加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新鮮感。
在耐力素質訓練的初期就應該讓學生了解提高耐力素質的關鍵是意志品質;讓他們在發展耐力素質的過程中,磨煉意志,戰勝自身耐力訓練的恐懼心理;應該告訴學生在出現“極點”時,這是人體能量和需氧量供求短暫失去平衡的適應現象,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此刻,應該有意識地加深呼吸,適當減慢跑速,抬高腳步,要以頑強的意志堅持跑下去,“極點”就會消失,“第二次呼吸”就會出現,學生的運動能力就會重新提升。
有些教師對體育課教材缺乏研究,形式呆板、手段單一,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些教師急于求成,盲目加大運動量,使學生吃不消,生理反應嚴重,產生懼怕心理,結果適得其反。
(1)對教學內容、形式加以改進,來有效地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①音樂教學法。選用節奏明快、鼓舞意志、催人奮進的運動音樂用于耐久跑教學中,激發學生內在運動能力,使學生在運動音樂的旋律調節下,減少疲勞,達到練習的目的。
②精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按學生學習能力分組的教學形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③游戲教學。把耐力練習游戲化。使學生“玩中學。學中練”,在愉快的比賽氛圍中,忘卻身心的疲勞,達到良好的練習的效果。
④小組互助教學,打破傳統的班級授課界線,采用合作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既達到了育體,又達到了育心的教學目的。
(2)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采用豐富多彩教學載體,如跳繩、校園定向、雷格爾跑等項目,將學生們耐力素質的提高融合在快樂體育之中,通過改變體育課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來激發學生們主動從事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使體育課教學方式靈活多樣、教學手段新穎活潑,達到提高學生耐力素質的目的。
充分挖掘大課間活動,將耐力跑、跳繩等耐力項目設計到學校的大課間活動,定期開展班級間、年段間的比賽活動,如;在大課間開展跑步去北京、耐力跳繩等活動,在課外活動陽光體育時間,定期開展校園定向跑等活動,讓學生在比賽游戲的過程中得到鍛煉。通過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形成人人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潮,通過學生耐力素質。
考核評價與平時相結合。考核評價作為一種檢查評估教學效果的手段,對學生起著積極的作用,如果能與日常訓練結合起來,會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將平時的練習成績和考核成績累計平均成期末成績,這樣對考核時出現“發揮失常”的學生也沒有太大的影響,更有利于學生耐力素質的提高,并完善了體育課考核制度,也為學生終生體育意識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我們針對青少年的身心特點,并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改革創新,利用豐富多彩、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在耐力訓練中突出“趣”和“樂”,提高學生耐久跑的自覺性、積極性,讓學生的耐力素質得到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