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博雅
摘 要:歌唱是高級的心理活動,緊張會影響歌唱的正常表現。本文是一篇由歌唱緊張心理影響歌唱正常的發揮分析入手,從這個角度分析歌唱時緊張心理的產生因素及表現。建議在演唱過程中總結克服歌唱緊張的方法,從而對今后的演出、實踐中有所幫助。
關鍵詞:歌唱;緊張心理;調控方法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比如:在上課時,由于我們心理上比較放松,并且 課上有老師把關,老師不斷地幫我們修正錯誤的歌唱狀態,最終調整安排正確的歌唱狀態上來,所以我們課上都能演唱的比較完整,對聲音以及氣息的控制也比較放松,延長效果也比較好。但是一旦到了期末考試、重大比賽或參加音樂會等演出,就會出現緊張失常、雙腿打顫、心跳加速、氣息上浮等現象而導致了歌唱質量不盡人意,從而造成演唱的失敗。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我們一般會將這種歌唱失敗的現象歸結為沒有扎實的演唱功底、技不如人等,而則少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歌唱時的緊張心理狀態。其實歌唱心理對于演唱者的演唱也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和地位。
一、關于歌唱緊張心理
心理學范疇對于恐懼、緊張的定義是特指心中的恐慌和不安。但恐懼緊張從心理學角度上分析,則是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是由很復雜的原因所引起的一種主觀的心理體驗。其實“恐懼緊張”的心理不僅僅存在于聲樂表演藝術中,也廣泛地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我們在黑暗中會感到恐懼,在孤獨無助、失去親人時也會感到恐懼等等,而聲樂表演時的緊張恐懼,正是由于這種心理因素,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心理狀態不正常所引起的。“聲樂藝術心理學是音樂心理學的分支學科,也是聲樂學與心理學之間的邊緣學科,這是因為人生的產生不僅要具備生理器官的創造條件,而且要受心理機能的支配,歌唱的整個過程離不開心理感受、心理體驗、心理適應、心理表現等的控制、而生理器官的外在表現,正是這些內在心理導向的藝術發揮。”
(一)什么是緊張心理
“心理學知識告訴我們,人們的各種行為,從簡單的個別動作,到較復雜的行為活動,都是腦的反射活動,即都是人體對外界和身體內部各種刺激的反映。這種心理反映分為:常態反映、偏離常態反映和變態反映三種。常態反映呈現的心理狀態稱為良好的心理狀態。偏離常態反映、變態反映稱為不良心理狀態。”
(二)緊張心理狀態的表現
這種狀態表現有很多種:在臺上由于比賽或考試壓力造成的心理緊張會出現發慌、手涼、腿抖、臉色蒼白、汗流浹背、氣息不受自己控制、聲嘶力竭、走音離調、忘詞等等。這種狀態的產生與心理緊張有著密切的關系,更嚴重的會導致自己的表演失去原有水平。本來在臺下練習的氣息、位置、情感表達都不存在了,大腦瞬間空白。當下臺時,非常懊悔自己沒有把歌唱的心態調整好。回想起來,其實還是自己在臺下的練習不夠扎實,對技術不能純熟的運用好,很好的調節心理的能力還不夠。
二、影響緊張心理的因素
(一)技術方面
引起歌唱出現緊張的心理有很大一方面是因為技術問題。在學習中,發聲訓練是聲樂訓練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同學們只在乎音色好不好聽和發聲位置的前后,過于關心音色的質量而忽略了情感的表達,在很大層面上,情感會帶動聲音的表達,沒有情感的聲音完全不能打動自己,更不用說打動其他人了。所以,掌握好歌唱技巧對克服表演時出現的不良心理狀態有著很大的益處,在平時的發聲練習中,也應該很好的結合情感來帶動聲音。
(二)環境方面
因為我們平時習慣待在琴房或者家里來練習發聲與歌唱,很容易根據所在的空間來辨別自己聲音的好壞。而當我們換了一個新的環境——舞臺,在舞臺上因為場地很大,很容易聽辨不到自己聲音好壞,導致歌者找不到自己平時該有的聲音音色及聲音的位置,使歌者不能找到一個很明確的發聲聲線,進而產生了更加緊張的心理狀態。
(三)生理方面
我們不得不承認,生理也會對歌唱心理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聲音就是人體的發聲樂器,就好比是演奏者的樂器。嗓子的疲勞不能很好的支持聲音的發揮,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肌肉疲勞。導致肌肉疲勞有很多情況,比如:身體的不適(發燒、感冒、咽喉炎癥及女生經期時);因為沒有得到充足的休息而產生肌肉的疲勞,就會導致聲音的變化等等。由于生理上產生的變化,很容易引起心理上的緊張,從根本上心理就給自己一個暗示,演出時心理不能很好的放松下來,進而給演出造成很嚴重的影響。
(四)選曲方面
許多聲樂學習者都有一個誤區,認為越高難度的曲子,就越容易得到老師的贊賞和高分,殊不知這樣做反而不會利于歌唱者對歌曲的詮釋,反而會把自己的缺點暴露無遺,不能很好的表現自己聲音的優點。選擇難度過大的音樂作品,會讓自己心理產生很大的負擔。因為在自己的心理上已經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定位,知道自己在唱難度大的歌曲時有可能因為技術的不純熟而控制不了自己的聲音,不能很好的詮釋音樂作品,非常容易出現不良的心理緊張狀態,既不能得到自己的預期效果,也不能得到評委的認同。所以在選曲方面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音樂作品,量力而行。
三、關于克服緊張心理的訓練
(一)打下扎實的演唱功底
在臺下應該將演唱的基本功打扎實,所謂“藝高人膽大”,有了堅實的基本功做后盾,就會使歌者充滿信心,鎮定自若的發揮自己的演唱。扎實的基本功,一定要靠自己平時在臺下的苦練才可以達到,對于老師上課所提到的問題,應該迅速消化,為我所用,這樣才能迅速進步,達到質的飛躍。我們都知道扎實的演唱功底是我們歌唱的先決條件,如果沒有這扎實的功底,對自己沒信心,這樣也就造就了緊張心理的產生。有了堅實的基本功我們會嫻熟的控制自己的氣息、聲音、情感等,再加上自我想象力對音樂作品進行理解和表達,就會在詮釋歌曲方面容易很多,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集中注意力,排除緊張心理
我們在比賽以及考試的時候,很容易特別注意其他選手的演唱的好壞。其實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要太去在意別人的好壞,甚至就不要去聽,不要去看。在比賽或考試前,應該靜心想一想歌詞、作品的換氣點、作品的情緒等等。尤其是要使自己的氣息盡量平穩,這是非常主要的。
瑪·加爾西亞——卓越的聲樂理論和聲樂教學法研究者、巴黎音樂學院的教授,在《歌唱藝術論文大全》一書中寫到:“幾乎所有的歌唱者在剛一見到聽眾時都會感到緊張。為了使自己在舞臺上平靜下來,歌唱者應當在過門臨近最后幾個小節時,吸幾口比較深的氣,使血液循環減慢,心神安定下來,從而使得呼吸器官和喉頭獲得它們的放松。”
(三)加強實踐訓練
我認為一個好的歌者,一定要經過百般實踐才會逐漸成長,所以加強實踐訓練是客服歌唱緊張心理的最有效途徑。有許多學生在上課時非常不在狀態,老師讓狀態興奮的時候,有的同學就會說“我上臺就好了”,其實大家都知道,好的心理素質也是需要不斷訓練,不斷培養,逐漸變成自己的習慣。只有平時多積累舞臺經驗,才能做到在臺上從容自信的表現自己。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應該多參加實踐活動,例如:合唱、重唱、比賽等。在這些實踐環節中,可以不斷積累表演經驗,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登臺中,也漸漸的在成長,從而達到上臺不那么緊張,可以自如的表達。
四、結語
綜上所述,歌唱緊張心理的產生是一種特殊的人體心理狀態,它產生的因素有很多,而且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克服歌唱緊張心理需要歌唱者做長期艱苦的努力,有了好的歌唱心理,才能準確生動優美地表現作品。克服歌唱緊張心理的方法有多種多樣,我們應該根據自身情況,來嘗試在演唱過程中得到應用,從而使這種歌唱緊張心理得到減弱,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的歌唱。所以我們可以說擁有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是歌唱成功的一半。只有有了好的歌唱心理狀態,才能使歌者自由的、由心的歌唱,這樣能夠真正的讓歌聲插上翅膀,帶領我們在藝術的天空里盡情翱翔!
參考文獻:
[1]鄒長海著.聲樂藝術心理學.人民音樂出版社.2010年7月.
[2]徐行效著.聲樂心理學.科學出版社.2003年6月.
[3]余篤剛著.聲樂藝術美學.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年10月.
[4][美]蘭皮爾蒂等著,李維渤譯.嗓音遺訓:世界聲樂史上歷代大師教學經驗薈萃.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年4月.
[5][美]杰羅姆·漢涅斯著,黃伯春譯.大歌唱家談精湛的演唱技巧.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年.
[6]李晉瑋,李晉瑗編著.沈湘聲樂教學藝術.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年10月.
[7]龍有成.淺談怎樣克服歌唱中的緊張心里.黃河之聲.2010年第02期.
[8]張麗君.試析良好歌唱心理狀態的培養.赤峰學院報.2011年2月.第32卷 第2期.
[9]安麗娟.淺析學生演唱時緊張的原因.大眾文藝.2010年24期.
[10]蔡多奇.高師音樂專業學生歌唱心理素質的培養與訓練.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年12期.
[11]加爾西亞.歌唱藝術論文大全.世界圖書出版社.184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