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婧
摘 要: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最近幾年來,甚至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出境旅游購物熱潮。而隨著出境旅游購物熱潮的到來,出境旅游購物衍生出來的諸多問題也越來受到學者們的關注。其中出國旅游購物熱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就是其中備受關注的問題。事實上,出境旅游購物的超高速增長正影響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探討我國居民出境旅游購物熱潮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并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出境旅游;購熱潮;國民經濟
一、引言
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促進了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再滿足于國內旅游,極大的提升了出境旅游的發展。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最近幾年來,甚至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出境旅游購物熱潮。而隨著出境旅游購物熱潮的到來,出境旅游購物衍生出來的諸多問題也越來受到學者們的關注。其中出國旅游購物熱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就是其中備受關注的問題。事實上,出境旅游購物的超高速增長正影響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探討出境旅游購物熱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中國居民出境購物消費現狀
中國是當前世界上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場和最大的消費國。根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到2014年,出境旅游消費總額達到1650億美元,同比增長28%,出境旅游消費在國際旅游收入中的比重達到11%。據《全球旅游購物報告2015》顯示:2015年中國游客出境自由行中,有53.6%的人把購物列為主要目的,而平均每個中國游客會把一半以上的旅行費用花在購物上。中國居民到境外購物的商品種類繁多,比如買馬桶蓋、電飯煲去日本,買化妝品到韓國去,買奢侈品到歐美國家去。究其原因為什么國人如今如此熱衷熱衷于出境旅游購物呢?
三、中國居民出境購物原因分析
(一)經濟因素。
1. 經濟實力增長,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當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可支配收入比以往大幅度提高,這為中國居民出境旅游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2010~2014年的GDP從408903億元到636138.7億元,呈現上升的趨勢,而且城鄉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都以相對穩定的幅度在增長,使得人們有足夠的財力去進行更高端的消費。
2.出境游成為熱潮
人們在解決了基本的溫飽問題之后開始對生活的質量和品味產生需求,國內旅游已經不再能夠滿足中國人的旅游需求,越來越多的人渴望出境旅游,我國出境旅游的人數在逐年增加,出境旅游成為一種潮流。中國國家旅游局數據表明2010~2014年中國出境游人數不斷增長,而且增長率保持相對穩定。2010年出境人數為53788.6億人,2011年為7025億人,2012年為8318億人,2013年為9818.5億人,2014年,中國出境游客人數達到1.09億人次,同比增長11%,在國際游客中比重達到9.58%。
3.中國關稅率高,價格差異明顯
有數據顯示,內地奢侈品如:化妝品、手表、箱包等多種品牌的高檔消費品在國內市場的價格比香港特區高45%左右,比美國高51%,比法國高72%,原因在于進口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過高,這三種稅費相加,最高會超過60%。這樣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高端商品的消費熱情,而出境旅游購物則恰好釋放了這種熱情。比如早前在日本就出現了“爆買”一詞,形容國人在日本火爆購物的程度。一個日本的高檔電飯煲在本地售賣1500人民幣,同等情況下在中國市場上則可能要價到了3000以上程度。
4.人民幣匯率升值,價格更加低廉
就匯率變動對出境旅游購物的影響而言,匯率變動對出境旅游的影響與入境旅游正好相反。若人民幣升值,意味著出境旅游購物價格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若人民幣貶值,情況則恰好相反。
四、中國出境購物熱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出境購物熱對國民經濟的積極影響
1.出境旅游業拉動服務行業發展,促進國民經濟的收入
出境旅游業的發展對經濟有促進作用,畢竟出境游可以帶動公路、鐵路、航空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拉動服務行業發展旅游業作為一個關聯度很高的行業,它不僅可以為工業、農業、建筑業等提供巨大的市場,而且還可以帶動和促進金融保險業、交通運輸業、郵電通信業文化娛樂業以及對外貿易等行業的發展,甚至可以衍生出一些新的產業。據世界旅游組織測算,旅游業每直接收入1元,會給國民經濟相關行業帶來4.3元增值效益。據此就可以計算出旅游業完全收入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2.國民經濟發展不能依賴對外出口, 而應靠擴大內需來實現
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國民經濟發展不能依賴對外出口, 而應該主要靠擴大內需來實現, 擴大內需作為我國一項長期的經濟發展策略在旅游發展方面也應該充分體現出來。可以肯定 ,出境旅游消費會導致內需的流失。但是應當看到 ,我國的出境旅游是在國內旅游充分發育的基礎上生長的 ,是旅游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相對于國內旅游 ,出境旅游的數量規模甚為微小(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出境旅游者始終是少數)。出境旅游花費也不能完全看作是內需的漏出 ,出境旅游消費是不能完全被國內旅游所替代的 , 應該看作是旅游消費升級的表現 。
(二)出境旅游熱對國民經濟的消極影響
1.出境旅游業過快增長造成內需的漏出,也應引起充分重視。2004年我國出境旅游總花費大約為400億美元,相當于3320億元人民幣;而同期,我國國內旅游消費為471億元,入境旅游總收入257億美元,旅游業對內需的總貢獻為6844億元。2004年出境旅游的過快發展對內需的漏出占我國旅游業總收入的4.5%,幾乎相當于旅游業對內需貢獻的一半。
2.出境旅游外匯漏出,不利于拉動國民經濟增長
就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狀況而言,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的最大區別在于,入境旅游能夠賺取外匯,而出境旅游購物則導致外匯流失,這也是一些發展中國家優先考慮發展入境旅游的重要原因。雖然說我國的創匯儲備數量非常龐大,出境旅游外匯支出對外匯儲備穩定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在目前國內需求嚴重不足,特別是最終消費不足的嚴峻形勢下,出境旅游外匯漏出,不利于拉動國民經濟增長,因此,對我國經濟發展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3.出境旅游熱會擴大旅游服務貿易逆差
國際旅游是中國具有優勢的傳統服務業和創匯來源,這10年來更是越演越烈的趨勢,中國的服務貿易已連續19年逆差,而且逆差規模不斷擴大2013年創下歷史新高。現在中國人出境“爆買”,國際旅游已經是逆差了,而且逆差增長非常快。有研究認為 ,在開放經濟條件下 ,國際收支逆差有利有弊。其弊表現為 :1)降低國內總需求增加 ,從而降低經濟增長;2)減少外匯儲備, 削弱綜合國力 ;3)不利于經濟總量平衡 ;4)不助于國家經濟安全 ;5)不利于人民幣匯率穩定和實施較為寬松的宏觀調控政策 。其利表現為:1)人民幣壓力貶值加大,國際貿易摩擦減少;2)加強了貨幣政策效應 ,提高了社會資源利用效率;3)減少了外匯儲備成本, 降低了資金流出 ;4)影響國內金融業利率市場化進程。
五、研究結論、意見或建議
(一)研究結論
目前的出境旅游市場還存在許多弊端。中國的出境在我國目前經濟社會情況下,出境旅游熱影響到我國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出境旅游者這種非理性的消費,導致中國公民出境旅游人均消費已被認為是世界人均消費最高的國家之
(二)意見或建議
正確看待中國出境購物規模的迅速擴大問題,出境旅游購物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隨著人均 GDP 的不斷上升,中國出境旅游購物規模還將不斷擴大。出境旅游地位的上升不僅反映了國民生活水準的提高,也是產業結構升級與外貿結構優化的體現。政府應該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看待出境旅游購物。因此,政府要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響應出境旅游市場發展的熱潮,實施有利于出境旅游市場發展的宏觀戰略。
同時,政府要適時調整出境旅游政策。有條件的大企業應充分利用我國出境旅游客源的優勢和巨大潛力,采取以客源換客源的方式,即我國出境游出境客源交換某境外旅行社接待,即要求對方必須有相應的客源反饋,占有應有的市場份額。同時,更加有意義的是,旅游企業要直接參與在目的地國家的旅游經營活動,一些旅游企業用以滿足中國客人在當地的“吃住行游購娛”等消費活動,注重企業的國際化。這是一種典型的跨國公司經營行為。我們可以在境外和具有相當規模和實力的公司合作,成立以經營來華旅游消費業務和中國公民出境消費業務為主的經營性公司,既完成中國公民出境游在海外的接待消費工作,又可以以實力對等的政策完成對華旅游的客源組織工作。
從宏觀上講 ,中國旅游企業必須隨著出境客源的流向走出去 , 在旅游目的國家建立接待體系, 分享公民出境游的利益,使得出境旅游消費盡最大可能回流 ,避免外匯大量流失 。從微觀層次看, 旅游企業要想在國際旅游市場上獲得更多收益 ,就必須追隨國際旅游流 ,在目的地國家或地區投資經營 ,實現跨國發展。
因而,就中國出境旅游發展的理論和現實基礎來看,中國出境旅游的發展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對中國出境旅游不宜“堵”,而更應該采取合理措施規范、引導中國出境旅游的穩定、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國家旅游局.2004 年中國旅游統計便覽[E OL] .http: www .cnt a.gov .cn tongjibanlan 2004 5.htm .
[2]郭存芝, 凌亢, 白先春, 等.城市化與教育發展[ J] .教育科學,2006 , 22(3):6-9.
[3]鄧愛民.中國出境旅游需求決定因素的實證研究 [ J] .宏觀經濟研究,2011,12:79-83.
[4]劉俊清,李雯. 中國出境旅游現狀及其未來發展思考[ J]. 未來與發展. 201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