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兵
【摘要】目的 探討高齡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患者臨床特征及冠脈造影特點。方法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醫院收治且確診為STEM1的≥75歲的患者35例作為高齡組,另選取<75歲的患者35例作為對照組。對兩組的臨床特征及冠狀動脈造影特點進行分析。結果 觀察組既往接受PCI的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其他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胸痛、呼吸困難、消化道癥狀的比例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KillipⅠ~Ⅲ級例數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冠脈多支病變、復雜病變及側支建立的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高齡STEMI患者的既往PCI和不典型胸痛癥狀更多見,且冠狀動脈側支建立、多支病變和復雜病變發生率更高。
【關鍵詞】高齡;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心;冠狀動脈造影;臨床特征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6..02
由于我國人口呈老齡化趨勢,75歲以上的高齡人群患NSTEMI的發病率呈上升的趨勢[1]。由于患者自身的生理病理特點,>75歲以上NSTEMI患者與<75歲患者的臨床特征及冠狀動脈造影特點不同。目前,臨床上對高齡NSTEMI患者的報道較少。本文旨在探討高齡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患者臨床特征及冠脈造影特點?,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醫院收治且確診為STEM1的≥75歲的患者35例作為高齡組,另選取<75歲的患者35例作為對照組。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入選者均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均符合STEM I診斷標準者;②自愿參加本研究者;③無其他系統疾病者;④精神正常者。排除標準:①冠狀動脈畸形者;②因多發性大動脈炎導致的急性ST段抬高型者;③合并嚴重感染者;④存在凝血、纖溶障礙者;⑤合并嚴重心肝腎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
1.2 方法
采集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臨床特征及冠狀動脈造影特點,并進行分析。冠狀動脈造影術應用Judkins法,經撓動脈或股動脈進行穿刺,并將6F或7F血管鞘置入。
1.3 臨床特征及冠脈病變評定
1.3.1 臨床資料
比較兩組的高血壓、糖尿病、既往PCI、家族史、腦卒中史、血脂異常及吸煙史等臨床資料。
1.3.2 冠脈病變評定
比較兩組的前降支(LA D)、左主干(LM)、回旋支(LCX)、右冠狀動脈(RCA )、病變支數、Gensini評分、重度狹窄≥50%、顯著鈣化、彌漫病變、側支建立復雜病變的例數。冠狀動脈病變的嚴重程度利用Gensini評分進行定量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對比兩組的臨床資料
觀察組既往接受PCI的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中合并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腦卒中史、陳舊性心肌梗死及肺功能減退的比例高于對照組,吸煙史低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對比兩組的臨床表現
觀察組的胸痛、呼吸困難、消化道癥狀的比例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臨床癥狀比較,差異無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的KillipⅠ~Ⅲ級例數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對比兩組的冠狀動脈造影特點
觀察組的冠脈多支病變、復雜病變及側支建立的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高齡STEMI患者與普通成年STEMI患者比較,其各臟器的生理功能均有著不同程度的衰減或障礙,多數患者均合并多種疾病。由于人口的老齡化現象嚴重,我國的高齡STEMI患者發病率明顯升高[2]。
本研究發現,觀察組既往接受PCI的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其他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考慮與高齡老年人血管順應性減弱有關。觀察組的胸痛、呼吸困難、消化道癥狀的比例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與高齡老年人的自主神經變性及痛覺閾升高有關。觀察組的KillipⅠ~Ⅲ級例數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高齡STEMI患者的心肌梗死癥狀不典型,應提高對無痛型及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認識,減少誤診和漏診率[3]。觀察組的冠脈多支病變、復雜病變及側支建立的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紤]與高齡STEMI患者長期合并高血壓、血脂異常及糖尿病等危險因素有關。
綜上所述,高齡STEMI患者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等危險因素,易發生無痛性的心肌梗死;冠狀動脈以側支建立、多支病變、顯著鈣化、重度狹窄、復雜病變及彌漫病變為主。
參考文獻
[1] 張成森,劉翠薇,王玉宏,等.高齡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臨床特征及冠脈造影分析[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7,15(10):889-892.
[2] 朱芳一,邊惠萍,劉品發,等.西寧地區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與非ST抬高心肌梗死臨床基本特征和冠狀動脈病變特點比較[J].高原醫學雜志,2013,23(2):31-33.
[3] 楊晨光,汪 芳.老年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臨床特征分析[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9(10):1039-104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