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紅玲 王西珍 李娜 侯思南
【摘要】目的 探討尿常規檢驗對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70例作為研究組,同時選取在我院接受健康體檢的甲狀腺功能正常的健康者70例作為對照組。均對其進行尿常規檢驗,評估檢查結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尿液pH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尿密度、尿蛋白、尿膽紅素、尿糖、尿酮體陽性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尿常規在甲狀腺功能亢進診斷中應用效果理想,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尿常規;甲狀腺功能亢進;診斷
【中圖分類號】R58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6..01
甲狀腺功能亢進是內分泌科常見的疾病,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合成異常,致使患者內分泌紊亂、代謝亢進等。臨床表現為心悸、視力下降、體重降低等,如不能及時控制,則會危及患者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腎臟等。對患者生命及正常生活造成不利影響[1]。故早診斷、早治療,對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尤為重要。本文以我院收治的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為例,探討尿常規檢驗對其的診斷價值。現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70例作為研究組,同時選取在我院接受健康體檢的甲狀腺功能正常的健康者7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對照組男32例,女38例,年齡33~58歲,平均年齡(41.5±1.5)歲;研究組男31例,女39例,年齡32~58歲,平均年齡(41.2±1.6)歲。兩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均在早晨,空腹狀態下,采集5 mL靜脈血進行血清分離處理后,檢測甲狀腺功能。同時囑患者取中段尿
10 mL,采用尿液分析儀測定各項指標。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觀察對象尿密度、尿pH值以及尿常規檢測的陽性率(包括尿蛋白、尿膽紅素、尿糖、尿酮體陽性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尿密度、尿pH值比較
對照組70例健康者,尿密度為(1.018±0.008),尿pH值為(6.58±1.05);研究組70例患者,尿密度為(1.035±0.013),尿pH值為(5.62±1.00);研究組患者尿液pH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尿密度比較,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尿常規檢測的陽性率比較
研究組70例患者,15例患者尿蛋白呈陽性,陽性率為21.4%;12例尿膽紅素呈陽性,陽性率為17.1%;9例患者尿糖呈陽性,陽性率為12.9%;14例患者尿酮體呈陽性,陽性率為20%。對照組70例健康者,1例患者尿蛋白呈陽性,陽性率為1.4%;0例患者尿膽紅素呈陽性,陽性率為0;0例患者尿糖呈陽性,陽性率為0;0例患者尿酮體呈陽性,陽性率為0。兩組尿常規檢測的陽性率比較,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甲狀腺功能亢進會造成內分泌紊亂,蛋白質分解亢進,酸性代謝物增多,代謝增加,ATP被大量損耗,形成尿酸。致使患者尿pH值低于健康者[2]。這一結果在本研究中得到充分證實。正常生理狀態下,尿密度范圍在1.015~1.025之間,本研究中,研究組尿密度為(1.035±0.013),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的出現可能與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尿液中蛋白質含量過高有關。除此之外,本研究在患者尿常規檢測中發現,與健康者相比,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其尿蛋白、尿膽紅素、尿糖、尿酮體陽性率明顯更高(P<0.05)。尿蛋白陽性率高是因機體代謝加強,代謝物隨之增多,導致腎臟壓力加大,促進腎小球濾過,引起腎功能障礙,最終導致尿蛋白呈陽性反應。尿糖陽性率高則是由于甲狀腺激素過高,加速小腸吸收葡萄糖、半乳糖,再加上糖原分解,從而導致患者血糖升高。尿酮體陽性率較高,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加速脂肪分解,患者消瘦,促進酮體合成。有研究表明,尿膽紅素水平高于健康者,主要原因在于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存在明顯的肝損害癥狀[3-4]。
綜上所述,尿常規在甲狀腺功能亢進診斷中應用價值較高,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蔣 莉.淺論對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進行尿常規檢測的臨床意義[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13):130-131.
[2] 張婭娣.分析尿常規檢查在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中的檢測意義[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70):165.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