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燕
(吉林省安圖縣第三中學數學組,吉林 安圖)
我們初中教師都知曉,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成績的兩極分化是數學教學中尤為顯著的現象。由此也出現了優等生和學困生兩個群體。在數學學習中,數學學困生具體表現為其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缺乏、學習方法不當、學習意志不堅定,以及對學習內容不求甚解,學習思維懶惰等。針對學困生的這些表現,教師應該找出其原因所在,對癥下藥,充分利用“互助研展”課堂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克服學習數學的恐懼心理,消除學習數學的厭倦情緒,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改善和提高學困生學習數學的方法與技巧,從而達到數學教學的目的。
家庭教育是學生成長道路上最為關鍵性的教育。如今,獨生子女家庭已占社會家庭的絕大多數,一部分家長對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他們想要孩子成為人中之龍、人中之鳳,這造成孩子們的壓力、負擔過重;另一部分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溺,疏于教育孩子,造成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還有一部分家長,只會用如打、罵等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他們看不到孩子身上的優點和特長,只是一味地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不思進取、情緒低落,產生放棄學習的念頭,最終成為學困生。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快速發展,部分初中生整天沉迷于網絡游戲,難以自拔;也有很多學生深受周圍人和事的影響,認為現在有錢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忽視了學習的重要性,認為不需要學習,應該早日進入社會工作,多掙些錢;也有學生覺得自己有個好父母,就不用學習。這些不良社會風氣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態度。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引導是關鍵,也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有些教師,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教材上怎么寫,就怎么講,采用機械式的教學方式;有的教師則注重題海戰術,只是習慣性地讓學生多做題;有的教師則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學方法呆板、單一;有的教師只是一味地進行課堂講解,不考慮學生不同的數學基礎。基于上述種種原因,很多數學基礎差的學生就成為了數學學困生。
“互助研展”課堂教學模式所面向的是我們班級中每一位學生,促進學生共同發展,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研究目標中的一條就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與興趣,我們可以抓住這一點,全面提高初中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困生轉化。其一,數學教師可以積極地鼓勵、表揚學生,使學生找到學習的自信心。教師要用積極的態度、真誠的微笑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對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分析他們學數學的狀況,找出成績差的原因。由此讓學生積極地對待數學學習,端正學習態度。其二,我們數學教師要給學困生樹立“小目標”,并制訂出符合他們數學學習基礎的計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獨立完成從簡單到復雜的數學題型,完成小小的目標,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對自我的肯定。長此以往,學困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能有效地提高。
數學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指引者,要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掌握轉化學困生的技巧,可憑借“互助研展”課堂教學模式嘗試從以下三個方面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
(1)注重教學情境的有效創設
作為數學教師都清晰地知道,生動有趣的數學教學情境極易引起初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他們積極地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使學生明白數學學習如同我們的生活一樣,是豐富的、快樂的。教師可以捕捉學生身邊的實例,有效創設教學情境,引發學生提出數學問題、解決問題,有效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2)加強基本能力訓練
由于學困生的數學基礎差,理解能力弱,僅僅靠45分鐘的課堂教學難以讓他們理解理論性較強的知識點,這就需要學生課后認真復習,加強基本能力的訓練,更好地鞏固和消化所學內容。
(3)采用互助模式
數學教學中,有效采用“互助研展”課堂教學模式中的互助模式,利用師友互助、生生互助、組間互助、師生互助的模式,充分發揮班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通過師友之間的兵幫兵、兵助兵,師生之間的互助,有效地促進學困生的轉化。
有效采用“互助研展”課堂教學模式,可以讓初中數學學困生得到有效轉化,是一種非常適用的數學課堂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