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巧
(江蘇省南京市第十四中學,江蘇 南京)
音樂課堂教學要重視引導學生參與音樂實踐,音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方式與音樂體驗,有意識地開發學生的音樂創作能力。但是傳統的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方法單一枯燥,教學目標僅滿足于學生對幾首歌的掌握,“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也沒有在音樂課堂上體現,導致音樂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因此只有尋求新的音樂教學手段才能有效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20世紀是思想自由開放的時代,音樂教師應當敢于突破傳統音樂教學。流行音樂傳遍大街小巷的今天,音樂教學應當適度引進流行音樂,同時不能限制學生喜愛流行音樂的興趣自由,只能注意引導學生在音樂學習、音樂鑒賞上選擇積極向上的音樂以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音樂教師要樹立現代教學思想,適度引進流行音樂作為課外音樂學習。除此以外,高中音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適當教學現代流行音樂,十分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在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上有很大的幫助,并且將適當的流行音樂引入課堂教學更有利于縮小學生與老師的距離。核心素養下的高中音樂課堂設計一定是要注重創新的,而突破傳統音樂教學是創新教學的關鍵所在,教師在教學上要敢于突破傳統教學手段,將新時代的音樂與新的教育思想、教學手段有機融合,潛移默化地改變學生對學習的看法。教師的創新能力要與學生一起開發,只有讓學生愛上音樂,主動學習,才能讓他們體驗到學習音樂的快樂。
音樂課堂教學效果不明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當今的音樂課程體系太過陳舊,缺少創新,新穎度不足,導致難以提起學生學習音樂的樂趣,培養音樂素養就更無從談起了。教師要對高中傳統音樂教學體系進行革新,構建新型的音樂課程體系,重新引起學生注意。當今教學提倡創新、提倡思想自由,高中音樂教師不宜保守教學,緊盯音樂課標而忽視流行音樂的風潮,以生為本教學關鍵在于圍繞學生的學習需要,盡量教學生想學的,而不是限制學生思想,逼學生故步自封地死讀書本。音樂教學又是藝術教學,藝術既然來源于生活,那么僅僅靠一本音樂教材就想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就是天方夜譚,因此高中音樂教師需要將音樂課本知識置于整個自然、社會以及生活背景下教學,讓音樂教學不再是表面教學而是真正的藝術鑒賞。
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果除了將音樂教學置于生活背景使其成為藝術鑒賞,高中音樂教師還需精心策劃整個音樂課的教學過程,要實踐“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教學目標、教學設計以及課外教學內容都圍繞學生開展,音樂教學之所以有藝術魅力不是在于高深的音樂理論知識,而在于鑒賞音樂、體驗音樂以及享受音樂,并在此過程中深受啟迪或渲染內心。因此,高中音樂教師必須將音樂教學提升到更高的層次,教學的目的不是簡單地教會學生唱首歌,而在于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培養起美學素養。除此以外,為了適應現代化社會發展,音樂教師要學會引進流行音樂或者外國音樂等進入課堂教學,從而改變學生對音樂課的看法,以此大大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創設音樂情境能夠更有效地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正如傷感的音樂能讓人回憶起悲傷往事,安寧的音樂能夠讓人內心平靜,創設良好的音樂情境讓學生享受音樂激起的情感波動,是提高學生學習音樂興趣最有效的辦法,此后學生自會主動學習、樂于學習,并且高度集中于音樂學習。高中時期是學生情緒波動最大的時期,教師要把握時期,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以及學習、認知需求,圍繞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攻破學生的心理防線,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緒創設相應感傷或者熱烈的音樂情境,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音樂教學還要注重引導教學,盡量讓學生主動學習音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創設音樂教學情境,可以播放電影的感人情節或者音樂。如以湘教版音樂鑒賞《音樂與影視》教學為例,教師以浪漫情節或者是MV,如《泰坦尼克號》的主題曲,播放其中最經典的畫面,如《小城大事》的MV,營造感人的氛圍導入新課,既讓學生感受到愛情故事的美好,又改變了學生對音樂教學的看法,沖擊了學生的心靈,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對浪漫的憧憬下學習本章就會有極好的音樂教學效果。
思想上,高中音樂教師應當將培養學生音樂素養作為音樂教學的最高目標,要提升音樂教學層次,將音樂教學作為藝術鑒賞教學,提高學生藝術鑒賞水平。在實際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教學,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上自由發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