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偉
(貴州省盤州市第二中學,貴州 盤州)
我1993年和我老婆一起從湖南來到貴州,轉眼之間我已經在我的第二故鄉從教25年了。回想起我的教書生涯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我自己清楚。1993年的9月,我來到了盤縣最為偏遠的普古鄉中學。在那里我一干就是10年,在這10年中我體會到了當老師的快樂與辛酸。我記得當時學校的條件非常艱苦,連水都要到理學校2公里的地方自己挑。我還記得當我挑水到半路一腳踩滑了,水桶滾下山坡的情景(當時眼淚就在眼睛里面打轉);依然記得不會生火被煙熏的滿是眼淚的情景;依然記得和學生一起去山上撿柴火的情景;學校經常停電和學生一起在教室點煤油燈上晚自習的情景。這一切的一切現在都像發生在昨天。因為普古中學非常缺乏英語老師,我和我老婆包了學校三個年級7個班的英語課,我上四個班,她上三個班。當時學生的考試平均分在20分左右,我們經常利用周末的時間給學生補課,自己印試卷給學生做,犧牲了很多的休息時間。經過一年的努力我們的付出就有了回報。當時我帶的補習班在中考中英語平均分就提高到了72分(滿分100分)。一個班考上中師中專的學生15人,這在當時已經是了不起的成績了。第二年許多以前在外鄉讀書(因為普古中學沒有專職英語老師)的學生回到了普古中學。
在普古中學教書的10年,我體會到了做為一個教師的快樂,體會到了我給學生、給社會帶來的價值。看到越來越多的學生考上中師中專,然后又參加工作。內心是非常自豪的。我把我的青春奉獻給了普古的人民,我一點都沒有后悔。當我現在回到普古的時候,中學的許多老師,在鄉政府工作的人員大部分都是我的學生,心里更加自豪。
2002年的9月我從普古來到了盤縣二中,16年又過去了。回想起這16年的時光,自己有很多的感慨。為了適應高中的教學我在課外努力學習,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又到貴州教育學院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記得剛來二中的時候,我把學校所有的英語老師的課都聽遍了。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取其他老師的經驗來武裝自己。帶高一的第一年我做了50多套高考題,慢慢地適應了高中的教學。這16年來我從二中最差的班級開始上,現在上到了最好的班級。我自己也慢慢成長起來了。
我非常感謝我的同事對我的幫助,感謝學校對我的信任。讓我對教師職業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也感覺自己的壓力越來越大。下面我想高中教師所面臨的壓力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高中教師,做為一個特殊的群體,面對高考制度,面對教材改革,面對新課程標準,職業壓力的來源多,強度大。就拿我自己來說,現在走在教室門邊都有不想進教室的想法。這種職業壓力現狀對不僅對高中教師身心和職業態度、職業行為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而且還影響到學生、學校、乃至全社會。
根據網上數據統計結果發現,教師職業壓力的來源排名前四位的是“學校與家長過分看重學生分數”“負擔過重(工作量大、經常加班)”“所作的工作得不到客觀、公正的評價與匯報”“社會對教師的基本道德要求過高”,而“教師社會地位不高”與“子女教育與就業問題”并列排在第五位。這種壓力來自于社會、學校、家庭以及教師自身四方面因素,其中社會是根本,學校是關鍵,教師是起決定作用的內因。
當前要想在教師的職業生涯中徹底消除工作壓力顯然是不現實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只能消極地承受工作壓力對其身心和工作的影響,我們應該找出解決教師職業壓力的主要策略,為教師創建“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創設“人本管理”的學校環境;家庭要成為教師“減震抗擊”的“溫馨港灣”;教師自身要采取各種預防策略、戰斗策略、緩和策略,多種方式并用,避免或減輕壓力給高中教師帶來的負面影響。
我希望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能真正考慮我們高中教師所面臨的壓力,想辦法給我們減壓,讓我們高中教師能快樂地教學,快樂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