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松松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江寧分校,江蘇 南京)
體育中考,從試點到普及歷經幾十年。實施過程也在不斷嘗試變革,2016年《中考改革意見》出臺,明確體育作為錄取計分科目,充分體現了國家對中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視。
2016年9月,教育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簡稱《中考改革意見》)其中明確指出:體育與語文、數學、外語一同列入“必考”科目。這說明體育中考的屬性是:計分考試、選拔性考試,其地位等同于語文、數學、外語,是“必考”科目。
1.考試項目設置單一
《中考改革意見》將體育納入計分科目(必考),那么體育中考的項目設置必然成為初中體育課教學工作的導向,導致體育中考考什么、體育課就練什么的問題。很多教學大綱制定的教學內容完全被拋棄,嚴重擾亂了正常的體育教學。目前江蘇省一些市體育中考項目大多數以身體素質方面為主,而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體操、武術等教學大綱制定的教學內容幾乎被完全拋棄。嚴重擾亂了正常的體育教學。導致學生只重視體能的提升,忽視了技能的發展,體育技能越來越邊緣化,甚至消失!
2.評分標準差異小
體育中考既然是計分考試、選拔性考試,如果學生考試得分體現不出層次性、差異太小,甚至幾乎沒有差異性,那這個評分標準就是失敗的。據筆者了解,江蘇省各市近幾年體育中考的滿分率極高,一些學校甚至達到100%。這種情況就說明評分標準出現了嚴重問題,體育中考已經喪失了它選拔性的功能。嚴重背離了體育中考的屬性、地位。舉例江蘇省南京市2018年體育中考女生立定跳遠這一項:成績1.82米得分13分(滿分),1.61米得分12分,從中可以看出考試成績差距大得分卻差距小。還有一小部分立定跳遠成績達到2米以上的體育優等生,她們成績那么好卻不會因此而多得分。這種評分標準嚴重打擊了所有學生的積極性。
3.監考機制不完善
任何一種選拔性的計分考試“公平、公正”一定是要嚴格遵守的原則,據筆者了解:江蘇省體育中考監考人員基本以主管體育的教育部門人員為領導,各學校體育老師做現場裁判。家長打招呼尋求“幫助”的現象較普遍。每年體育中考結束或多或少幾乎都有學生或家長投訴,導致這些惡果的原因就是監考機制出現了嚴重問題。
1.合理的設置體育中考項目
筆者認為中考項目必須與教學內容相匹配,國家制定的中學體育教學內容包含很多如田徑、球類、體操等。體育中考的項目設置應該以教學內容為依據。因此,筆者認為體育中考項目應該由體能+技能組成。學生普遍較差的體能項目如: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可以設為必考,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性。其他項目可設為選考,給學生有選擇的空間,更靈活地考核每一位學生。學生在初一、初二階段鍛煉體能的同時全面學習各項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礎。到初三階段選擇一些自己最擅長的體能、技能項目作為考試內容加強練習,學校的體育教學不至于完全被打亂,學生也可以得到全面的學習和發展。
2.合理的設置評分標準
好的評分標準可以激發所有學生的學習、練習積極性并達到計分選拔的效果,也更具有公平、公正性。因此建議滿分標準要大幅提高,得分標準更細致化,建立一種可以讓得分拉開差距,體現出層次性的評分標準。以滿分40分為例:體育中考合理的考試結果應該大概是:40分(滿分)占10%左右,35~39分占30%左右,30~34分占50%,30分以下占10%。最大分差在10分左右是比較合理的。
3.完善監考機制
首先教育主管部門要重視體育中考的監考機制,其次對監考人員在思想、行為、專業水準等方面進行嚴格的培訓,建設一支具有專業素養、高水準的監考隊伍,并制定嚴格的作弊懲罰細則。對有作弊行為的監考人員、考試學生及各部門的工作人員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1.體育中考基本是在室外田徑場舉行,天氣情況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建議各市的區縣統一考試時間,布置盡可能多的考點,讓全市學生在同一天考完。杜絕或減少家長因天氣原因產生的不滿。
2.對臨時身體出現狀況需要擇日補考的學生要出具醫院的有效證明,比如:嚴重感冒、發燒、扭傷、骨折等。對身體嚴重殘疾不能參加體育考試的學生要出具有效的證明,酌情給予合理的分數,但不能太高更不應該給滿分!因為選拔性計分考試本身是殘酷的,從人文關懷方面考慮可以適當照顧但絕不可因此獲利!
要科學地實施體育中考,發揮它應有的作用,真正體現出它應有的屬性和地位,會面臨很多的困難。但體育中考如能真正的實施好,會對學校體育的開展、體育教師的積極性及地位的提升、學生體質的增強及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產生巨大的影響。作為一線體育教師,筆者希望教育主管部門及所有體育教育工作者能不遺余力地去完善體育中考,發揮它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