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和華
(招遠市西苑學校,山東 煙臺)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教學工作的展開也顯得至關重要。而在初中教育階段,數學的重要性也日漸突出起來。數學不光可以增強學生的想象和計算能力,還能夠用于日常生活來解決生活常見問題,因此有著獨特的用處。而在新課標中,也著重指出了義務教育中數學的重要性。因此,如何改善日常固化的數學教學活動,開展創新化教學方法是值得進行探索的,下面就談一談初中數學的創新性教學。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還正在發展,知識接受性還不高。而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相對來說難度提升,抽象性也逐步加大。因此,此時的初中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知識積極性還不高。有的學生甚至抵制學習復雜難懂的數學知識。因此,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這大大拉低了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現代初中數學教學,有許多初中數學老師進行初中數學教學時,都是自己備課,然后第二天講課。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往往都是被動學習,沒有進行課外的思考,這降低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不利于培養他們主動學習數學的能力。從長遠來看,這種固化的數學教學方式阻礙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
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都是以課堂教學、課下做題為主,老師往往讓學生多做題,來檢測學習成果。這種方式明顯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學生跟老師交流少、教學環境固化、學生容易討厭學習等問題。因此,探究創新性教學方法就要改正以上弊端。
在教育的發展過程中,充分證實了一條定理,即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發揮指引作用,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受到理解和尊重,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的效率。所以,在課堂上,老師應當依據學習的內容,提出具有議論性的問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知識,對問題提出自己的解答方法。在此之后,老師可以從學生的回答出發,用可行的方法進行驗證。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組成一個小組,結合書本知識,對問題進行探索,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綜合能力。這種教學方法要求老師要慎重考慮提出的問題,要求老師提出的問題要能夠激發出學生的探索性和積極性,還要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研究能力。此外,提出的問題還要求不能固化,要使得學生從一個問題中得出多個答案。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才能讓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這種教學方法,通過老師的指引,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思路,增強了學習的學習能力。
學生與老師的互動,是在問題的解答過程中進行的。因此,這種教學方式,老師要首先提出關于初中數學知識的問題,然后,老師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回顧,以此來突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所以,這種方式往往適用于課堂的復習回顧和知識的總結。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還可以著重引導學生去思考學習的公式和定理,以及所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另外,老師還可以開展課堂辯論,通過動員全體學生,來開展頭腦風暴,這樣就能夠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印象以及對知識體系的理解。此外,老師還可以經常和學生進行交流,交流學生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問,交流學生的學習情況等等。加強學生和老師的交流,有助于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也可以通過交流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初中階段,學生面臨的數學問題大部分都來自現實,而現實中也常常遇到能夠用數學知識解決的數學問題。所以,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有目的地結合實際設計一些貼近生活的數學問題。這樣的話,就能夠把學生引入到他們熟悉的語境之中,就能夠使得學生認識到數學的用途的多樣性,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老師還可以將數學知識帶入到故事當中,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學生對所學習的數學知識有更深的理解,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現階段教學中,初中教學以其重要的教育作用被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學生所重視。但是,目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產生了很多問題。比如教學方式固化、學生積極性不高等等。這些問題嚴重阻礙著初中數學教學的發展。為此,我們進行了初中數學創新教學方法的討論。在創新教學方法中,加強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增加了學生跟老師的溝通,此外,還倡導老師用多樣化的語境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