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豐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實驗中學,浙江 溫州)
信息技術教育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和該課程實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為學生開辟探究空間、營造創新氛圍,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實踐能力和探究意識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和實施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利用信息技術,將自身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于核心地位,為個性發展創造空間。
因此,研討“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整合”,探討如何高效指導學生利用網絡的開放性、豐富性、主體性、生成性等特征,搭建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平臺,運用信息網絡技術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達到實踐創新的目標。這正是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要開展的研訓課題。
我校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策劃本期主題研訓活動的重點放在構建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展示式、協作式、探究式的綜合實踐教師高效活動指導模式。積極開展具有學科特色的活動指導課研討,努力打造“先做后導”的教師高效活動指導策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我校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的主題研訓活動按照“活動指導中發現問題—確立研訓主題—搜集資料—理論學習—課例研討—頭腦風暴—行為改善—實踐內化—反思總結—確定下一個研訓主題”的流程開展活動。
我校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根據活動指導中所發現的問題,確定了本次的校本研訓主題為“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整合”。
為使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的校本研訓活動更具實效性,我們在前期精心組織了有關“基于信息技術環境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專題理論學習,了解了課堂活動指導的操作要略,讓每一個教師樹立“高效活動指導策略”的課堂行動準則。
我們還事先搜集了相關的資料進行了學習,針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型的特點,設計了活動指導觀察量表,組織組內教師從“主題確定、活動實施、交流展示、活動評價、目標效果”等五個角度分別進行活動觀察。
第1次研討:在第1學期校教科研活動周中,我們組織開展了主題研訓課例研討活動,金老師《初識Flash》和李老師《“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網頁制作》為研討提供了“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整合”的鮮活課例,課例用綜合實踐主題活動的形式來引領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嘗試按照“確定主題—制訂計劃—收集資料—處理采集信息—開展實踐活動—構建活動成果—作品展示交流—討論完善—活動評價”的流程開展了具有學科特色的活動指導課研討活動,對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展示式、協作式、探究式的綜合實踐教師高效活動指導策略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體現了年段指導的梯度。
經過研討,大家一致認為,唯有切實貫徹“先做后導”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指導理念,以學定教,方可凸顯學生的自我探索、自我發展、自我研究的作用,方可提高教師活動指導的有序與有效。
第2次研討:在第2學期校教科研活動周中,我校綜合實踐教研組繼續圍繞“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整合”開展了專題研討活動。
綜合組的朱老師《調查數據處理指導——Excel的應用》和張老師《調查訪談指導——采訪問題的設計》為此次活動分別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法指導課。
這兩節課在設計上體現了以養成學生主動學習的思維習慣,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團結協作的合作精神。學生在學習方法上主要采用了主動探究、合作學習、匯報展示的學習方法,同時,讓學生進行現場模擬實踐等活動,使活動指導效果事半功倍。
觀摩課后,與會教師根據自己的聽課感受和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認識進行了觀點交流。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綜合實踐活動指導課,應多關注學生的“活動過程”。要了解學生在想什么,做什么,怎樣做。把教師的指導發揮到極致,使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更加有效。
同時,大家在研討會上也明確了今后學校在組織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要重方法更要重體驗,要重個體更要重合作,要重研究更要重童趣。
總之,這一學年的兩次課例研討,基本按照“確定主題—制訂計劃—收集資料—處理采集信息—開展實踐活動—構建活動成果—作品展示交流—討論完善—活動評價”的流程開展具有學科特色的活動指導課研討,對“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如何更有效的整合”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整個活動指導過程中,始終強調學生的自我探索、自我發展、自我研究的作用,強調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利用評價工具自我評價。切實貫徹“先做后導”的活動指導理念,以學定教,提高了教師活動指導的有序與有效。
基于信息技術環境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有如下幾個方面需要考慮:
在制定綜合實踐規劃的時候,要選擇合適的任務。每個任務都由學生分組通過網絡環境進行素材的收集、分析、整理、歸納,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分組陳述,由老師進行評價。
教師在設計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時候不要過多干預學生的學習過程,而是要注意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包括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以及信息能力。通過這種不斷的訓練,學生可以把這種解決問題的技能逐漸遷移到其他領域。通過這些實踐活動的展開,逐漸養成研究性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