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貞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實驗學校,山東 青島)
眾所周知,“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在我國快速發展中占據重要位置,直接關系到我國的教育水平。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家長更加注重孩子教育工作,增強孩子創新能力,使得中學教育管理工作變得越來越重要。基于此,本文就對中學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人性化管理的具體方法,以期保證中學教育管理工作質量。
中學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直接影響到學生思維發展情況,但是現階段,各個中學在發展過程中,為了提高生源質量,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以任務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教學中以試卷評判學生學習成果,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固定思維模式,學習積極性嚴重下降[1]。與此同時,部分教師在展開中學教育工作中,缺乏“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不考慮學生的感受,使得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狀態,無法體現出人性化管理。
現階段,中學教師在展開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缺乏人性化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情況,具體體現如下:一方面,中學教師在制定教育管理制度時,沒有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異”[2],而是統一設置獎懲制度。另一方面,中學教師在課堂上規定學生不可以上廁所、喝水等內容,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得到保證,與人性化管理目標相違背。
針對中學教育管理工作中缺少人性化管理制度等諸多問題,中學教師要想保證教育管理工作質量,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引導和學習服務,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第一,中學教師需要樹立“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展開教育管理工作過程中充分做到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3]。第二,由于學生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此種情況下,教師在展開教育管理工作過程中就需要充分考慮每一位學生的主觀差異性,科學合理對待學生個性特征、學習能力水平,時刻關心學生。第三,教師在展開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對學生叛逆心理進行考慮,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關注學生自尊心,充分做到人性化管理,從而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針對中學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師缺少“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這一問題,各個中學需要加強教師人性化管理方法的認識,讓每一位教師都能樹立人性化管理觀念,科學合理地展開人性化管理,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一方面,教師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需要加強人性化管理意識培養,提高人性化管理內容的理解,明確自身責任[4]。第二,教師需要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樹立主人翁意識,主動參與教育管理工作中,將自己的潛在能力充分發揮,對學生進行關心、照顧。第三,教師需要根據人性化管理內容制訂人性化管理制度,讓人性化管理制度中包含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獎勵機制等內容,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證中學教育管理工作質量。
由于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所以教師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考慮此種情況,科學合理地建立人性化教學管理制度,在人性化教學管理制度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評價體系和監督制約制度,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合法利益,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平衡發展。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對犯錯誤的學生耐心教育,多角度考慮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對癥下藥,從而實現人性化管理工作目標。
總而言之,教育工作在我國發展中占據重要位置,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成長情況。面對此種情況,教師要想保證中學教育管理工作質量,就需要在管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管理方法,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制定人性化教學管理制度,讓中學教育管理工作可以做到與時俱進,以人為本,從而保證中學教育工作質量,實現中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