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牛
(重慶市開州區譚家鎮中心小學,重慶)
數學課程是一門特殊的課程,它貫穿學生學習的各個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項科目。數學課程要求學習者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需要學習者有一定的抽象能力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它的要求也決定了對它的學習有一定的困難性,需要學習者認真學習。教師在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能夠決定學生學習的方向。經過研究發現,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數學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較大,教師和學生無法順利進行合作學習,導致教師的教學效率下降,學生低效學習甚至無效學習。面對這種情況,新課改要求教師創新教學方式,改變教學觀念,以實現有效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不能采用符合學生要求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就難以被學生認可,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數學科目由于特殊性,部分學生會認為其十分難學習,如果教師在這種情況下還不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仍然把自己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進行無限制的知識灌輸,就會造成課堂氣氛沉悶、僵硬,影響學生順利進行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觀念又能夠影響教師教學方法的選擇,部分教師無法和時代相銜接,采取符合時代要求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這就導致了教師與時代脫節,也與學生脫節,影響了數學教學的開展。
溝通能夠改變看法,能夠交流思想。但是現在的初中數學課堂上,學生和教師缺乏溝通,教師不明白學生需要的教學方式是什么,也不明白學生學習過程中困難的地方是什么。這樣教師就會反復進行知識點的講解,重復教學導致教學效率降低,也無法獲得學生的滿意。在這種缺乏溝通的情況下進行教學,只會使學生不認可教師,教師也就無法更順利地進行數學教學,影響了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的教學觀念必須與時俱進,因為教師的教學觀念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素養,通過參加各種實踐活動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學習其他教師的教學方法,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采取多元化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讓學生自主地投入到學習中來,把課堂還給學生,這樣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減輕教師教學的壓力。教師還可以開設實踐教學的方式,讓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連接,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教師也可以采取游戲教學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輕松玩鬧的環境下投入到知識的學習中,從而順利開展教學。
教師要與學生多溝通交流,明白自己教學中的不恰當,積極轉變教學的方法。在溝通中,教師能夠明白學生學習中的困惑在哪里,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識的教學,減少反復教學浪費教學時間,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溝通能夠使教師和學生建立友好關系,讓學生理解老師,老師貼近學生,在彼此認可中順利開展合作學習。
數學具有抽象化的特點,在進行數學知識講解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教材理論知識通俗易懂化,也就是改變教材,讓其貼近生活。這樣教師能夠更好地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深的理解,更容易讓學生掌握。因為數學來源于生活,所以教師要讓學生把數學也應用于生活,這樣能夠保證學生更容易地理解數學知識,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想實現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轉變自己的觀念,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要與學生多交流,多配合。把課堂還給學生,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只有這樣,教師和學生才會形成良性的合作關系,才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實現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