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商貿學校 山東濟南 250000)
從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中職學生普遍輕視中職語文的學習,極端地認為學好專業就夠了。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中職語文教師應當重新思考中職語文課程的定位,發揮語文學科優勢,挖掘中職語文課程的價值,體現語文德育功能,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強調以使用價值為導向,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結合職業教育和中職生特點,挖掘學生潛力,提高文化素養,培養素質全面的服務型、應用型人才。與此同時,我們中職語文更應該重新定位課程,改進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教書育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1]
中職學生大多基礎薄弱,加之語文學科與職業教育關聯性較低,實用性差,導致學生認為語文學科的學習無足輕重,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寡淡。針對這種情況,語文教師應打造實用導向的語文課堂,讓學生認識到語文知識的應用價值,感受到語文的聽說讀寫能力是職業學習與未來繼續學習的基本條件,更是生活中獲取信息、表達自我、學習知識的必備技能。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扭轉學生對語文學科的看法,意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而且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習動機,從而促進語文學科的學習,并為其他學科及未來職業發展、繼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教學擴展閱讀《成才要有文史知識》一課時,可以直接借助課文內容,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科的基礎作用。然后,請學生發揮想象,聯系自己的專業及語文和其他文史知識,說說它們的相通之處,并思考為什么我們要學語文,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答案進行解答,或引導或認同,結合學生的專業及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給出教師的學習建議。例如廣告專業要培養應用文寫作及創新能力,計算機專業要培養邏輯歸納與推演能力,文秘專業要有扎實的文字功底,學前教育專業要擅長表達、發音準確,旅游專業加強普通話學習與說和讀的能力以及歷史人文典故的擴展學習。如此一來,便可以因材施教,將語文知識有效聯系生活、聯系學生專業,體現了中職語文教學的實用價值。
語文教材中大量的人物與故事、偉大的精神與高尚的情感,使得語文學科有著獨特的優勢,同樣也承擔著滲透德育功能的重要職能。因此,在日常教學當中,中職語文教師要做到教書育人,不僅教授語文基礎知識與能力,而且更要重視德育滲透,深入挖掘教材,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標準與科學的價值觀。
例如教學《尋找時傳祥》一課時,我采用了多媒體導入新課的方法,首先播放一系列勞模的故事小視頻,如時傳祥、王進喜、袁隆平等,通過對人物故事的挖掘,引導學生講述自己堅持最久又對別人有益的事,用身邊的例子比如班委、生活委員、每天開鎖的同學等解釋什么是職業精神,用名人的事例引導學生感受敬業精神、匠人精神的可貴,同時培養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所以,在語文課堂上充分結合生活與學生專業,重視價值導向,將德育滲透到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及愛國主義精神。
美育或許不能直接為學生增加直接的技能,但健康的審美情趣、感受美、發現美、欣賞美的能力,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美好的感受,更是學生未來提高生活質量、感受幸福人生的必要條件,也是素質教育對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因此,在中職語文教育中,我們應當將美育滲透其中,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感受美、發現美、欣賞美的能力,從而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感受語文的魅力。[2]
例如在教學《荷塘月色》這一課時,我先以音樂導入,請學生們閉眼傾聽,配樂朗讀散文,讓同學們感受文章的語言美與畫面美。再播放相關影像資料,介紹作者朱自清的背景及文中“荷塘”的背景,選取一些荷花、荷塘及月色相關圖片,與一般湖面及“死水”、“污水渠”等圖片對比播放,讓同學們只管感受荷塘月色的美麗平和,再選取一些各類花卉對比播放,引導學生選出自己最喜歡的花是哪一個,可以課下去了解它的生長環境、花語、代表意向、相關詩句作品,試著描寫它開花的樣子。這樣一來,不僅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而且促進學生的知識遷移與拓展,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綜上所述,作為中職語文教師,認識到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地位,將中職語文教學與普高語文區別開來,做到因材施教,強調使用價值,打造適合中職生的語文課堂。不僅教書育人,還培養技能高超、品德高尚的人才,體現德育功能。重視全面發展,立足于重視學生發展及人生幸福,培養審美情趣,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