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輝
(烏魯木齊市第四十一中學,新疆 烏魯木齊)
機器人是一門涉及多個領域的交叉學科。對中學生開展機器人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對機械、電子的興趣,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還可以激勵學生歸納整理科學、技術和數學領域的知識,教育價值高。
和全國多數中學一樣,筆者所在的學校也非常重視機器人教育,但是受場地、資金和師資等客觀因素的限制,無法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開展。我校決定每周開展一次信息技術興趣小組活動,在信息技術興趣小組中利用低成本的開源硬件Arduino開展機器人教育。通過使用Arduino,學生可以從中知道一些機器人機械、傳感和控制部分的設計與搭建等基本知識和技能。
傳統的教學機器人功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其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內核技術的開放問題,是教學機器人迫切需要解決的。經過研發者們不斷的嘗試和努力,創造出了一系列基于開源硬件Arduino技術的教學機器人,在中學教育開展過程中,這種教學機器人意義重大,其優點有:
1.機器人硬件價格便宜
可供任何人免費復制、生產,并可重新設計。
2.可擴展性好
“電子積木”是Arduino的別稱,可以連接各類亮度、溫度、聲音和振動等各類傳感器。根據實際需要,Arduino還能通過控制各類開關、繼電器、LED陣列、蜂鳴器等部件對外界實行相應的干預,以完成相應任務。Arduino這些功能,基本上符合教育機器人制作要求,擴展性好。
3.編程平臺實現了圖形化
在不斷的研發和設計下,Arduino平臺上已開發出圖形化的多種編程工具,如ArduBlock、Mixly等。這是電子行業的一大進步,亦是教學機器人的福音,因為它使編程的門檻大大降低。
4.網絡參考資源豐富
Arduino的愛好者遍及世界,且有很多學習網站、論壇和社區,這得益于Arduino的開源思想。眾多的設計資料,有利于學習者開創新思路、增長新知識。
筆者根據我校實際情況,結合自身能力,查閱相關資料,再與同事仔細商討后,制定了十二課校本課程《Arduino創意機器人》。本課程為小組教學,選取了初中20名信息技術課外興趣小組的學生,4人1組,分5組。每課內容簡介如下:
第1課:走進Arduino的世界。第2課:閃爍LED。第3課:按鈕控制的LED。第4課:聰明的按鈕。第5課:呼吸燈。第6課:光控LED。第7課:聲控風扇。第8課:換擋風扇。第9課:自動變速風扇。第10課:遙控風扇。第11課:搖頭風扇。第12課:走直線小車。
選取第9課《自動變速風扇》為例
【教學目標】
1.了解超聲波傳感器測距原理。
2.掌握超聲波傳感器使用方法。
【教學重難點】
1.使用超聲波傳感器制作自動變速風扇。
2.使用超聲波傳感器進行測距。
【教學流程】
教學新課
(1)超聲波傳感器
①測距原理
測距的方法有多種,目前,三種常用的高精度測距方法為:激光測距、紅外測距和超聲波測距。這三種方法測距原理一樣,以激光測距為例,發射一束激光至需要測距的物體(發射瞬間開始計時),記下接收到激光反射回來所用的時間。距離的值,即是用光速乘以時間除以2。
②HC-SR04超聲波傳感器
HC-SR04超聲波傳感器測距是聲納原理,發射一連串經調制的超聲波,得出與其回波的時間差,通過這個時間差來計算距離值。
請同學們將超聲波傳感器連接到Arduino板上。
③讀取超聲波傳感器測到的距離值
基礎任務一:讀取測得的距離值。
(2)自動變速風扇
本次課程制作的自動變速風扇與傳統的電風扇有很大不同,傳統電風扇的速度是靠選檔來調節的。自動變速風扇的速度則是靠感知人與風扇的距離來改變的,人離風扇距離越遠,風扇轉動越快,人離風扇近時,風扇轉動得慢甚至不轉動,距離超過某個值時(該值可以設置),風扇也會停止轉動。要使風扇具備這一功能,需要【映射】模塊。
①【映射】模塊
②自動變速風扇
基礎任務二:利用【映射】模塊制作自動變速風扇。
【課堂總結】
這次課程的開展,讓學生對超聲波傳感器的測距原理有了一定了解,并且知道了使用方法。此外,通過自動變速風扇的制作,利于培養學生的思考、交流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反思】
對于初中的學生,本節課的難點在于理解超聲波測距傳感器的原理和映射函數。特別是沒有學過物理的初一學生。
1.循序漸進開展教學,選擇教學內容時要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選用合適的案例。此外,教學內容還應與時代和生活有聯系,比如第九課中自動變速風扇的制作,選擇“風扇”這樣一個課程就在于風扇是日常用品,人人都見過,學生會感到親切,更愿意主動參與進來,利于課程的開展。
2.在機器人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意外狀況,教師要充分預設可能出現的情況,以便快速解決。
3.為了更好地開展教學,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積累和總結經驗,并且要不斷學習,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努力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