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連池市蓮花學校 黑龍江黑河 164199)
為了能更好的提高小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將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是極為有效的教學方法,但是還有少數教師并未徹底明白什么是生活化,只是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如此根本無法達到提高教學實效性的目的。唯有研究出有效的措施才可以讓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滿足教師與學生的雙向需求。本文將針對此問題進行探究、分析,以期為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提供一些有效措施。
所謂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即是教師將數學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可以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1]。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才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教學的目標已經不單單是為了學生升學,而更應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讓學生可以跟上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步伐,否則,學生將無法在未來的社會上立足。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當中,數學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數學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讓數學知識真正的走出課本,走進生活,解決生活當中出現的問題。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有限,數學教師在創建生活化小學數學課堂的過程當中容易忽視小學生的這些特點,教學設計脫離了小學生對于生活的認知,以至于書本知識還是書本知識,無法與生活聯系起來。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結合書本上的教學知識點,設計出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從而展開對于數學的教學,真正的讓數學走進生活,而不是為了生活化教學而進行生活化教學。
數學學科的講授除了要讓學生掌握課程中的知識點以外,更應以培養學生素質為首要教學目標。而部分數學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為了實現生活化數學課堂,只關注到了設定的情景是否足夠符合實際生活,卻忽略了數學學科本身的教學目標,從而失去了生活化教學的意義[2]。如此本末倒置,不但難以實現生活化小學數學課堂,同時還無法建立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偏離了原有的教學目標。
受傳統教育方式影響,大多數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仍是以傳統的講授式為主,教師將課本知識講授完畢就算完成教學任務,這樣不但不能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更令學生以為,學習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應對考試,更加難以對學習產生興趣,甚至出現抵觸情緒。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創新教學方法,讓數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使學生明白,數學學科的學習并不只是為了學習知識,更是為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從內心意識到數學學科對于生活的重要性,從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講解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節《認識厘米和米》一課時,教師向同學們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嗎?”“你們知道身高用什么表示嗎?”從而引出厘米和米。“那么一個身高為100厘米的人和一個身高為1米的人,他們兩個誰更高啊?”以此讓同學們學會厘米和米之間如何進行換算。最后利用身邊的物品,讓學生們對知識進行鞏固:“同學們,現在拿出你們的格尺,量一量自己的鉛筆有多長。”待學生們掌握好如何測量物品后,繼續進行更深層次的練習:“現在大家已經認識了厘米和米,也掌握了如何測量物品,那么現在大家來看一下我們的課桌,大家覺得我們的課桌看起來長度有多少啊?”學生們紛紛給出各自的答案后,教師繼續引導:“那到底誰說的更為準確呢?現在我們用剛剛學過的知識,量一量我們的課桌有多長。”如此讓學生徹底認識厘米和米,并從心里對厘米和米產生概念。括而言之,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們從內心深處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設定出符合學生生活環境的情景,讓學生在熟悉的事物當中學習新的知識,有助于學生更快的吸收和掌握[3]。大家都知道,孩子在熟悉的事物當中更活躍,所以,當數學教師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結合到一起時,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就會顯著提升。
例如,教師在講解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一節課《認識人民幣》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出超市的圖片,然后引導學生:“大家都去過超市,超市的東西是不是很多呀?那我們怎樣才能把超市里的東西帶回家呢?”學生就會回答“讓媽媽買”、“付錢”等各種答案,然后教師進一步進行引導,告訴學生們:“超市里的東西是要用人民幣進行購買的,那什么是人民幣你們知道嗎?”引出人民幣,并向學生展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在學生們認識人民幣以后,教師繼續利用多媒體展示超市里的各種商品,要符合學生興趣,比如玩具、文具等,同時拿出人民幣配合教學,向學生們提出:“這個商品多少錢啊?如果買它,我們需要拿老師手中哪張人民幣啊?”等問題進行反復練習,以此讓學生熟練掌握人民幣的使用方法。
知識的產生源自于生活,只要細心觀察,生活中到處都是科學的影子,數學學科亦是如此。例如在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球等圖形以后,可以讓學生們思考并說出在生活中見過的哪些物品是這些形狀的?如此一來,長時間讓學生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到一起,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探索意識,令學生們在熟練掌握知識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在新課改的教學目標之下,小學數學教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當中,必須要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的自身特點,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切實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融入到生活當中,讓數學走出課本、走進生活,讓學生們體會到數學的樂趣與實用性,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