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云鋒
(江蘇省常熟市梅李高級中學)
研究數據表明,現在我國很多學生在上肢力量上的訓練明顯不足,甚至一年不如一年,因此,我國教育部門已經對此高度重視。專家提出,如果一個人的上肢力量不達標則會在很大程度上阻礙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以及體育課成績。所以體育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同時,還應該對學生上肢力量進行增強。積極創新,將能引起學生興趣的訓練方式融入課程,將學校的運動設施和器材運用起來。一方面能緩解學生因為高壓帶來的緊張感,一方面又能提高身體素質,同時也能提升學生在學習上的精力和精神狀態。
經過調查統計,我國現在絕大部分高中體育課對于學生的上肢訓練不夠重視,訓練力度往往達不到培養學生體質的要求。力量訓練的培養是體育課必須進行的階段,同時也和學生在競技比賽中的成績好壞有著直接關系。上肢力量和全身的身體素質也有很大的關聯,是影響學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很多學生因為上肢力量不足而導致眾多運動項目無法完成,也影響了體育課其他項目的成績。
學校和體育教師應該以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為目的,根據學生的現狀和他們的體質,制訂出一套適合他們的上肢力量訓練計劃,長期堅持下去,慢慢將學生的上肢力量提高。
很多高中體育教師在上體育課的時候太過于表面化,只安排普通的訓練項目,比如慢跑、跳遠,等等。大多數體育老師過于重視學生下身的訓練而忽略了上肢的力量訓練。因此會讓學生的身體在體能上出現不均衡的情況。在教學時體育教師要注重學生全身訓練的均衡性,不能太過于重視一個而忽略了另一個。
雖然新課程改革已經提出了很多創新的理念和知識,但仍有很多體育教師的教學手法過于傳統,以體育課成績為目的,不斷地訓練學生教學任務里的項目,從而忽略高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吸收性。
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平時要面臨眾多的學科作業,大部分時間都坐在教室里,身體很難達到應有的活動標準,所以體育課對他們來說是難得的放松時間。但是如果體育課一直以單一、重復的教學內容呈現,也會讓學生覺得無趣并且產生厭煩。學生對體育課失去興趣,就徹底失去了鍛煉身體的切入口。因此,高中體育教師在加強學生上肢訓練上,可以根據相關的課程進行一些活動的引入,比如在上《球類運動》這一節課的時候,教師完全可以將其他種類的球類運動項目引入進來,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都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上肢力量,讓學生在有限的教學內容里接觸到新內容,感受到教學的多樣化。
高中學生必須每天保持上肢訓練的時間足夠,才能有效促進身體發展。但是現在的高中對于體育安排的課時不多,所以,體育教師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上開展一些課外活動。比如在上完《體操類運動》這節課后,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看一些體操類的視頻,利用閑暇時間來加以訓練,并告訴他們體操對于身體的好處,可以進行全身訓練,包括上肢。這對于正在上高中的他們是很好的調節學習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增加記憶力,提高精神集中度。
高中生在經過訓練后是否增加了上肢肌肉含量,這需要具體數據的支持,不是教師每天通過觀察和感覺就能判斷的,所以,教師可以月作為上肢肌肉測評一個周期,每月初對學生進行肌肉測評,經過一個月的訓練之后,再次測評,根據測評結果來對教師自己的訓練問題加以分析,有問題及時改正,加上對學生的身體需求和性能研究,挖掘更有效的訓練方式。如果發現效果一般或不符合學生身體的訓練項目,就應及時停止,將新的訓練項目加入進來。及時測評學生體能的好處就是能及時發現問題所在。
最后,一個人的素質是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的,因為身體素質直接決定著一個人在其他方面的發展和可以投入的精力程度,而我國現在對于高中生上肢力量的訓練還沒有達到被廣泛重視的程度,所以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高中生的發展,這對于他們的日常生活,比如行走,上課集中度,體育跑步成績等都有或大或小的影響。體育對學生的力量訓練應該均衡,現在有很多學校過于注重學生的下半身能力而忽略了上肢。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平時對學生的體能觀察并結合現在嶄新的教學理念,將高中體育教學變得更加有趣生動,讓學生真正能在課程中吸收到東西,并且對自身身體素質有所提高。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興趣并激發他們課后訓練的主動性,讓學生能真正意識到上肢力量訓練的重要性。
[1]夏小梅.關于中學階段加強學生上肢力量素質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5):61-62.
[2]李遠.提升初中生上肢力量素質教學的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19):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