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仲
(廣東雷州市調風初級中學)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發散性思維運用于實際生活中的學習方式,每一種思維都具有自己的特點,大腦作為思維的中心將向外發散無數的結點,再將所有的思考點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系統。然后每一個思考點又向外擴增再形成無數的分支。我們的思考過程就是運用思維導圖的結構方式進行的,在“道德與法治”的學習中,學生要記憶的知識點眾多,如果我們好好地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就可以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讓學生開發出大腦的潛能,將知識點記全、記牢。
在七年級的“道德與法治”的課程中,教師要將每一個課時的重點、難點、考點一一勾畫、整理出來。同時也要將教學方法與課程內容緊密聯系起來。如,在學習《走進法治天地》這一章的內容時,教師要將法律在我們身邊和法律伴我們成長這兩個板塊作為兩個枝干,由此引發“生活需要法律”和“法律保障生活”中的重點、難點。按照這個備課方案,教師可以將所有的內容勾畫出來,在課堂上既可以節省板書的時間,也可以讓學生更輕松地記筆記。
思維導圖是集合文字與圖畫于一體的學習方法,干燥繁冗的文字沖擊著學生的大腦,使他們的學習壓力更大。如果我們調動學生自己總結歸納所學習的內容,再制作成一張思維導圖,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特別是在“道德與法治”的課程中,學生所記憶的知識點多,如果將所有的知識點都聯系起來能夠加強學生的記憶能力。在思維導圖中學生還可以將自己不懂的問題用不同顏色的筆勾畫出來,在解決后再作重點復習,這樣可以降低學生的出錯率,也可以提高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
學生不僅僅可以運用思維導圖來記憶知識點,也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理念來答題?!暗赖屡c法治”這門課程與物理、數學不同,它注重的是對思想的一種鍛煉,重點是讓學生根據自我的見解來答題,但是學生在做簡答題時都會發現每一道題目的答題模式基本是一樣的,題的類型沒有改變,那么解題規律也沒有改變。所以對于這類偏文的學習內容,同樣可以運用理科的思維來解答,這就引入了我們的思維導圖,學生可以將題目中的每一個問題作為一個枝干,再將解題步驟、要點寫在每一個分支,這樣就可以保障所有得分點都概括完全,也可以節省答題時間。思維導圖之所以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答題,就是因為它所含的內容簡單明了。學生如果掌握了這個學習方法,那么自己答題的正確率也會有所提高。
教師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學習記憶方法,在教師為學生講課之前,可以安排學生提前預習課文,自己動手制作一個思維導圖,那么教師在課堂中就可以根據學生的掌握結構來補充和講解。學生在自己提前預習了課文之后會對課文的大體內容和結構有一定的想法,在課堂上,學生就可以為老師和其他同學來講解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看法和意見,這樣有利于學生自我探究精神的培養,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潛能,使學生將“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學活、學透。教師在聽取學生的意見之后也可以補充自己的教案,使自己與學生一起成長,讓學生為主體。教師在幫助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自己也得到了成長。
要提高創新能力就要多思考,多觀察。思維導圖的制圖方法與各結構之間的關系都是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因素。最簡單的思維導圖制作就是根據每一章節的大體內容結構來制作的,但是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屬于自己的思考模式,每一章節的思維導圖模型都是不同的。所以學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制作適合自己的思維導圖,要打破固定的思考方式,開發自己的發散性思維是提高創新能力的重點。在《學習新天地》這章的內容中,我們中考的考點有“了解自我評價的重要性,能夠客觀地認識自我,積極接納自我”,根據這個考點學生就可以聯想到關于“自我”的認識。首先,勾畫出認識自我的原因、怎樣對待他人的評價、自我評價的方法、發現自己與接納自己的原因、欣賞自我的方法、發掘自我潛能的方法。由一個考點就可以引發出諸多的思考問題就是學生發散性思維的體現。那么,我們再在這些問題中找到具體的解決方案就是創新能力的體現了,學生要學會運用思維導圖的方法來激發自己思維潛能。
思維導圖是現代比較新穎的學習方法,它們的誕生本來是針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但是在現代生活學習中,我們同樣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學習方法來進行課本的學習。這個方法比傳統的教育方法更簡便,它注重知識重點難點和系統性的掌握,而不是將所有內容概括清楚。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思想來勾畫思維導圖,這樣有利于學生對自己所掌握內容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礎上激發自己對問題的思考性,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
[1]于福忠.思維導圖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當代教研論叢,2015(7).
[2]樊凱.思維導圖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