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祥南
摘 要:機關行政部門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部門,是機關日常事務正常運營的重要保障。新形勢背景下,機關行政工作追求更加高效的處理效率,機關日常事務處理也應該積極探索高效的處理方法和技巧,以適應新時期機關單位的發展需求。本文主要探索了機關日常事務處理方法的形成,總結了相關技巧,同時對提升機關日常事務處理效率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機關日常;事務;技巧;方法;建議
在我國設立的各層級機關單位中,行政部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行政部門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圍繞機關單位的日常事務,保障機關單位核心職能能夠高效運行,肩負著單位的上傳下達,每天進行日常事務的安排,對日常事務的處理起著安排、參與、組織、協調和監管的作用。
一、機關日常事務的特點
機關日常事務內容主要包括有接聽電話、安排會議、公文處理以及協調溝通等。有些特殊的機關單位,行政部門的日常事務還會包括一些后勤管理,例如車棚管理等。機關日常事務的特點表現為:
(一)重復性
日常事務就是每天都有可能會發生的事務,機關單位日常事務具有重復性的特點,專員每天要面對的事務可能都是相同的,例如安排會議、接聽電話等。
(二)突發性
日常事務還具有突發性的特點,例如特殊節假日、突發情況,使得當日的事務變得特殊。
(三)瑣碎性
日常事務與機關單位正常運營過程中的方方面面連接,比如為領導傳達一個信息,又比如是將文件派發等,并不具備系統性。
二、機關日常事務處理方法探討
盡管機關日常事務十分瑣碎,工作內容同時具有重復性和復發性,看似十分輕松簡單,但想要真正的高效快捷的做好日常事務處理,往往也需要系統化的方法來解決。結合筆者工作經驗,現探討以下幾種常用的系統處理方法。
(一)統籌事務法
一般來說,行政專員每天要面對與處理的事物很多,內容繁雜,項目各異。為了能夠更好的提升處理效率,不妨采用統籌事務法。
統籌方法本身是針對生產組織和安排的數學管理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統籌兼顧,合理安排。以機關單位的日常事務處理來說,首先,行政專員要將當日需要處理的事物進行羅列統籌,分別按照主次關系、處理時間長度、復雜程度來進行羅列,然后,按照事情的需求程度來進行對當日事物處理活動列出計劃表,通常來說,越主要的事物、越緊急的事物以及突發事物都需要優先處理,對于那些沒有明確處理時間界限,可以安排延后處理。
以這種方法來處理事物,避免了行政專員“沒有重點的忙亂”發生,工作一刻不停,卻什么問題沒有解決,讓日常事務的處理更具有條理性和科學性。
(二)舉一反三法
機關日常事務雖然具有一定的重復性,但實際到機關單位各個時期的工作內容,又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但對于行政專員而言,要懂得變通,活學活用,學會舉一反三。對于有具體章法的事物處理,需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來進行處理。但對于類似活動而并無具體條文指導的,在處理方式上,要學會見微知著。尤其是對于突發的事物,更需要隨機應變,靈活運用以往經驗來及時的處理。
(三)及時記錄進度法
機關日常事物繁雜,有些事物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進行處理,處理專員想要更好的處理事物,要學會記錄。這種記錄既可以采用現代的信息記錄方式,也可以采用最原始的紙筆記錄,重點起到提醒專員事情處理進度。通過進度記錄,可以讓專員準確回顧處理的方式方法,不至于錯項漏項,也更有利于專員形成一套自我的事務處理流程和方法。
三、機關日常事務處理技巧探索
機關日常事務看似一成不變,實際上變化萬千,只是這些變化總是藏身于細微處,需要行政專員仔細挖掘,并逐步研究出處理技巧,這樣才能夠更有效的處理事務。一成不變的按部就班有可能就忽略了不同日常事務中的細節,反而會弄巧成拙,更不利于事務的高效處理。
(一)會議安排技巧
會議安排是機關日常事務中的基礎內容,也最能夠反映行政專員處理日常事務的能力。結合本人的工作經驗,在會議安排事務處理上,需要做好以下幾個事情:
一是做好會議籌備,會議的召開對于機關單位工作來說是常事。機關單位的會議開展往往是具有過程性的,突發會議往往較少。會議籌備內容主要包括有“三大要素,八大要點”。三大元素是指要弄清楚會議的內容是什么,會議日程安排以及參與會議人員的確定。八大要點則是具體項目,包括有:會議議題、會議名稱、會議目的、會議指導思想、會議時間地點、日程安排、與會人員、會議資料。
二是要充分做好會前溝通,在會議安排之前,行政人員要與領導進行充分的交流溝通。對于已經確定的事情,做到及時報備,對于不太確定的事情,要多方面去準備,與領導商榷后決定。同時還應當預備好突發情況的處理方案,防治會議出現問題,陷于慌亂之中,不利于會議的有序進行。
三是在會議過程中,需要做好相應的服務和記錄。對于特別重要的會議,還需要及時的做好會議記錄,為日后會議資料歸檔做準備。
四是要歸納總結,會議結束后,行政人員的工作并沒有結束,應該根據此次會議安排作出相應的歸納總結,形成材料,便于其他會議安排進行參考。
(二)協調溝通技巧
機關日常事物處理過程中,最常見的是業務工作的協調,如會議協調、公文活動協調、事項協調等。行政辦公人員需要與機關單位內的各個部門打交道,想要提升事務處理的效率,必須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協調溝通的技巧關鍵集中在“有效性”上,兩者之間的溝通,如果能夠達成溝通目的,就是有效溝通,反之,就是無效溝通。
有效溝通建立在以下幾個基礎上:一是要確保溝通過程中語言組織、傳達精確,行政辦公人員在進行人事關系、會議組織過程中,要對溝通語言進行組織,要對傳達的事情進行充分的理解,只有準確而不失真的信息才能夠更加快的被理解;二是要確保溝通的及時性,對于一些事務來說,溝通必須要第一時間進行,延時溝通可能會致使需要傳達的信息失效,及時溝通才能夠保障信息的及時傳達、及時使用和及時反饋;三是要確保溝通的客觀性,適當的加入主觀因素。對于不同類型的溝通傳達宜采用不同的溝通語氣、態度,但應該盡量的保持溝通的客觀性。對于一些需要協調或者調解的溝通,則可以適當的加入個人主觀因素,緩和氣氛,促進調解。
(三)公文處理技巧
公文處理也是行政日常事務中的重要內容。相對于其他幾種常見事務而言,公文處理對處理技巧的要求更高。這是因為公文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規范性和思想嚴肅性。根據筆者公文處理經驗,總結出以下幾個處理技巧:
第一,要時刻注意公文撰寫的規范性,注意公文種類和適用范圍,注意行文方式和行文關系,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第二,要注意辦文的規范性,發文程序從擬稿開始依次會經歷 核稿、簽發、注發、繕印、校核、用印、簽署、發文登記、裝 封、發出這十個環節,然后文稿經過發文程序傳遞到收文機關,另外還有一部分文稿要留在單位內部;第三,要確保公文歸檔規范化,對于公文的收發需要注意使用標準化工具分門別類的進行收存。
(四)信息處理技巧
在當前信息化工作背景下,行政辦公人員每天接觸的各類日常事務信息量更大于從前。對于形式各異的信息,處理起來應當適當引入科學技術。對于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進行分門別類,并按照重要程度進行羅列,并按照日期整理收存在計算機中,以便需要的時候能夠及時調取。
四、提升機關日常事務處理效率的幾個建議
變革與發展,是當前機關行政部門必須要遭受的時代考驗。想要進一步提升機關日常事務處理效率,就必須要進一步的提升行政專員的綜合素質。基于筆者工作經驗,先對提高行政專員綜合素質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要進一步強化行政人員的學習意識。現代行政辦公形式越來越高科技,而所面對的日常事務形態也更加多樣化,想要不斷提升日常事務處理效率,就必須要時刻保持學習狀態。在工作中,不僅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加強對業務政策法規的學習,還要加強對網上辦公、電子政務等現代服務技能的學習,爭當辦公室工作的多面手。
第二,要進一步強化行政人員的服務意識。行政工作本質是服務于機關單位的日常運行,提升機關單位的工作能效,更夠更好的服務于人民和社會。因此,機關單位行政專員要充分認識公室服務性質、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要求,切實做到各項服務有的放矢,各項服務取得成效。
第三,要進一步強化創新思想,不墨守成規,敢于創新,是對新時期行政辦公人員的新要求。具體到機關日常事務處理各事項上來,行政人員要大膽思考,小心實踐,敢于向領導提出問題,并積極的思考問題,提出新的思路和舉措,促進工作的優質完成。
第四,要進一步強化效率意識,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在機關行政事務工作中也要跟上時代的腳步,來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效率。機關行政單位要做的就是計算機的配備,通過先進技術在機關行政事務工作中運用,完善機關行政事務的管理體系。對于人員而言,熟練的掌握先進科技的運用方法是必須,通過在日常事務處理中不斷進行總結和分析,形成處理事務的技巧,進而提高自身工作的效率。
五、總結
時代在進步,機關日常事務處理方式方法也需要日新月異。作為機關單位的基層工作人員,需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工作素質,才能夠適應新時期機關單位的發展需求,才能夠跟上時代的腳步,才能夠更好的為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陳俊華.加強新形勢下機關事務管理部門的自身建設[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20):197-198.
[2]陳慶修.從歷史沿革看機關事務的含義及其發展趨勢[J].中國行政管理,2017(10):146-147.
[3].擔當實干 務實創新 深入推進機關事務工作改革發展[J].中國機關后勤,2017(09):31-34.
[4]蘇永宏.新時期機關行政事務工作探微[J].農家參謀,2017(17):34.
[5]宋旭光.管理 保障 服務——淺談機關事務的后勤保障工作[J].改革與開放,2017(10):126+128.
[6]陳強.行政事務人員日常事務處理技巧淺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7(12):262.
[7]周華.淺談政府機關辦公自動化中的信息化應用[J].電腦迷,2017(0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