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英 王菊香 滕靈靈 李甜甜 張曄


摘 要: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加,自主創業逐漸成為大學生的一種職業選擇。本研究以新疆農業大學在校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了解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意愿以及所相應教育需求,分析影響大學生自主創業因素,從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提升大學生實現自主創業的可能。
關鍵詞:創業意愿;教育需求;大學生
一、前言
大學生自主創業是社會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改善就業結構和緩解社會就業壓力的重要途徑。隨著大學應屆畢業生人數不斷地增加,就業壓力也隨之而來。自主創業逐漸成為大學生的一種就業選擇方式,它是以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的特殊群體為創業主體的創業過程。
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也是創新實踐的重要途徑。國家越來越重視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持,并出臺了鼓勵創業的相關政策,這對學生創業者無疑是一個福音,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新疆也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如2015年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大眾創業、萬眾就業”行動方案的通知》,2015年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關于網絡創業任職的通知》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以及2016年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自治區本科高校自治區級和國家級大學生創業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的通知》,等等。這些政策規定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的壓力,為他們的創業之路提供了更多的機遇。
目前,我國各高校對開展創業教育認識還不夠,創業教育意識淡薄,高校創業課程安排不合理,過分地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傳授,大學生創業意愿與教育需求明顯不夠匹配。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起步較晚,專業師資隊伍較為短缺,對所授課教程的專業知識理解不夠深入,不重視學生創業意識的培訓,本開設創業實驗的條件欠缺,不能讓學生真正地掌握一些創業的實用技巧。
二、新疆農業大學創業教育發展現狀
近年來,新疆農業大學在培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方面也開展了許多務實工作。積極組織學生申報國家級、自治區級和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引入一批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落戶學校,如“新農大環境監測中心”、“沙依巴克區創業指導中心”、“新疆農業大學創業苗圃”、“沙依巴克區科教興區素質工程培訓基地”、“沙依巴克區青年創業孵化基地”、“星創空間”等,同時,持續開展創新創業的教育培訓等。從2011年起,在全體學生中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大學生就業指導公共必選課;實施“百名企業家進校園促就業工程”;每年在畢業生中開設24學時就業引導性培訓;邀請區內外企(事)業單位來校召開大型綜合類招聘會;利用“互聯網+”就業市場提供就業信息服務;積極宣傳“西部志愿者”、“選調生”、“特崗教師”相關政策;舉辦各類培訓等,生學生就業提供指導和服務
三、新疆農大學生自主創業意愿及教育需求的調查
(一)問卷的設計及發放
根據大學生自主創業及教育現狀設計所研究的相關問題,對問卷的邏輯順序、語言進行調整,最終得出完整的問卷。本次調查采用問卷星,借助網絡平臺在新疆農業大學在校學生中開展調查。共收回問卷170份,其中有效問卷164份。
(二)調查對象的特征
從性別看,調查對象中男生占總人數的33.5%,女生占66.5%。從分布的年級看,調查對象中大一學生占14%,大二占65.2%,大三占17.7%,大四占3.1%。從專業看,調查對象中管理學專業學生占41.5%;經濟學占14.5%;工學占14%;法學占8%;計算機占7%;理學占5%;農學占4%;文學占4%;教育學占2%。
(三)調查內容的分析
1.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分析
如圖1所示,調查對象中對創業很有興趣的占20.73%;比較有興趣的占40.07%;一般的占30.49%;不太感興趣的占6.71%。分析可知,被調查對象有創業意愿的占九成以上,是絕大多數人的想法,這又說明大學生自主創業已經成為現在的主流趨勢。
2.創業領域的選擇
本研究給出五種領域供選擇,53.05%的大學生選擇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創業;21.34%的大學生人選擇與自己所學專業相關的領域;12.8%的人選擇當今熱門的方向;12.2%的人選擇啟動資金少,風險相對較低的行業。
具體到創業類型,一般情況下,大學生選擇的創業類型主要有四個方面,其中,選擇網店、微店的占20.12%,選擇注冊公司的占25.61%,選擇加盟形式創業的占21.12%;而選擇以個體小型零售實體店創業的占21.95%。總的來看,大學生選擇的創業類型主要集中在投資少,風險相對較低的領域或行業,就如微店、加盟店和個體小型零售店的選擇。
3.大學生創業存在的障礙
大學生作為自主創業的主要活躍群體,他們對很多新鮮的事情都充滿著激情與干勁,在面對嶄新的事物時敢于迎接挑戰,敢于嘗試新鮮事物。同時大學生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在創業實踐中可以用理論指導實踐,具備一定優勢。然而,大學生創業的劣勢也較為明顯。
首先是沒有創業經驗。創業所需要的能力是多方面的,經驗尤為重要,大學生在校期間大多數都是學習理論知識,即使有一些相關實踐也多是較理想化的,當運用在社會環境下,所積累的經驗就顯得十分匱乏;其次資金不足。大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即使課下時間做一些兼職或已經開始創業,其收入也十分微薄;此外還有風險承受力。大學生的心智還不夠成熟,眼高手低,容易把創業問題簡單化、理想化,對創業過于自信和自負,對困難估計不足,創業受挫后產生強烈的挫折感,憂心忡忡,膽怯心虛,不能正確面對挫敗。
調查顯示,大學生創業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如家人的反對,受傳統因素的影響,多數父母認為子女畢業后應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而創業在他們眼中就是異想天開,因為難以獲得來自父母的資金和精神支持。此外,大學生對創業領域或方向還是比較盲目的,往往都從模仿開始,缺乏創新。
4.是否接受過教育培訓①
如圖2所示,31.85%的學生接受過與創業相關的教育培訓,68.15%的學生沒有參與過。參加的培訓主要是“ERP實驗”、“人力資源沙盤模擬”、“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實地實習等。
5.對創業教育現狀的滿意度的調查
通過調查顯示,7.87%的學生對已有創業教育非常滿意;23.55%的學生比較滿意;46.34%的學生的感受一般;22.24%的學生感到不滿意。整體上看,大學生對于創業教育現狀的滿意程度并不高,說明目前的創業教育與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需求不匹配。
6.對創業教育需求的調查
需要針對性的培訓。由于目前培訓中學到的大多是基礎理論,這些理論和實際結合度不高,無法應對突發問題;需要創業方向的指導。大學生對社會了解不夠,無法對自己有清晰定位,需要在創業方向和領域上獲得相應的指導;增加教育培訓時間。創業是一個長期過程,階段性的教育培訓只能應對當時的狀況;增加實踐或實驗課程。比如模擬經營一個企業,親身體驗人員配置、財務管理、產品的生產銷售等運營過程。
四、調查結論及分析
針對以上調查可知,大學生開展自主創業還面臨一定的困難,社會、學校及大學生自身都缺乏必要的應對之策。
(一)社會環境激勵不足
1.社會創業氛圍不足。自古以來的政策就是“重農抑商”,現如今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多數人覺得有一份安穩的工作遠勝于自己創業打拼,更是不信任自主創業,整個社會的創業氛圍更不濃厚。
2.政策落實度低。國家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但大學生接觸的卻比較少,造成這方面的原因是,在政策執行過程中缺乏推行、落實、監督和指導,同時,后期反饋信息的收集與相應調整機制也不完善。
(二)學校的創業教育發展緩慢
1.教學模式單一。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多數高校在教授與創業相關的課程時,主要是理論講解,學生互動參與較少。同時,實踐課程開設不夠,實習環節以專業實習為主,沒有創業實習的教學環節,學生難以獲得創業所需要的教育和體驗。
2.師資力量薄弱。以新疆農業大學為例,能夠進行創業培訓指導的專業教師較少,授課的教師缺乏實際經驗,只能從理論上進行講解,創業教育課程化、學術化,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能力。
(三)學生自身能力欠缺,積累不足
1.對政策關注度低。大學生對相關政策了解程度的調查顯示,經常關注、很清楚政策的占12.8%;不經常關注、不清楚的占87.2%。由此反映出,國家政策的宣傳不足,同時,大學生獲知政策的渠道較少,主動性不強烈。
2.事前準備不足。盲目進入一個行業,對創業環境分析不夠,同時自身的知識儲備較少,缺乏創業相關的綜合知識。
3.盲目自信、經驗積累少。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大學生在創業初期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擁有著足夠的理論知識就可以把工作做好,然而往往事與愿違。
4.心智不成熟。在遇到困難挫折時,大學生會選擇逃避,心里承受能力差,不懂得如何緩解壓力。同時意志力薄弱,缺乏堅持不懈的精神。
五、對策建議
(一)政府方面
首先,政策應該要加大扶持的力度;其次,要增強政策的實用性,讓有創業想法的學生們能充分感受到這些政策能實實在在地幫助他們,而不只是一紙空談;再者,政策在實施過程中應提高透明度、簡化創業審批手續、降低進入門檻;最后,形式要多樣化,在各方面給予大學生幫助和指導。
(二)學校方面
學校課建立一個有針對性、系統化的創業指導團隊,做到精準幫扶,根據學生的需求,提供知識、管理、培訓、技術等各方面的幫助,為大學生提供正確的創業方向和提供良好機會。同時積極引導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創業實習,組織創業模擬活動,讓大學生積累實踐經驗,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能力,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
(三)學生自身方面
大學生首先要明確創業方向,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樹立創業目標和良好的自信心及毅力。在校努力學習專業的理論知識,尋求導師或者長輩的指導,總結經驗提升自我。積極參加學校的學生會工作、申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參加學校或者專業機構開展的創業培訓課程,了解市場、資金、營銷、組織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知識。盡自己所能準備創業資金,多參加些兼職或者做些自己擅長的,甚至是做與自己創業相關的項目,了解創業的工作流程和業務。同時,大學生應關注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及時地了解到更多的創業政策,包括融資服務、場地扶持、稅費減免、專家指導等政策。
注釋:
①此教育培訓指在學校期間得到的實際的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1]胡璐璐,孫睿雯,張嘉倫,李紅偉.當今大學生創業趨勢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5(33):138.
[2]阿依努爾·艾力. 新疆高校大學生創業意識現狀及對策研究[D].新疆醫科大學,2017.
[3]楊潔.淺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發展[J].科技風,2018(30):42.
[4]張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大學生自主創業問題研究——以新疆農業大學為例[J].現代經濟信息,2017(01):396.
[5]劉艷,劉會.新疆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調查與思考[J].新疆社科論壇,2010(03):69-73.
[6]李紅紅. 大學生自主創業中政府扶持政策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