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彩梅
(山西省懷仁縣第一中學校,山西 懷仁)
語文課程由于其學科的性質決定了其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因此說能夠用于課堂導入的內容和方式很多,怎樣設計課堂導入,讓課堂導入真正起到應有的效果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但是在我們實際的教學中,在導入環節的設計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設計課堂導入,選取課堂導入資源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課堂導入的科學性,一般從兩個方面進行解讀。一是時間問題,一是內容選取的問題。
1.從時間上來說,課堂導入一般為3~5分鐘為宜
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的時候要在這個時間區間內,快速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課堂學習上來。如果課堂內容過長,就會喧賓奪主,影響整個教學進程;如果教學導入太短,又會起不到導入的效果。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導入太短的問題突出,而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導入過長的問題比較常見。
比如,某教師在講授《林黛玉進賈府》時,所采用的導入是音樂導入,所播放的歌曲是《葬花吟》,在歌曲播放之后,教師對《葬花吟》進行了賞析,并分析了林黛玉的性格,花費了十幾分鐘的時間。學生的注意力被歌曲吸引,而在教師講授內容時卻無法集中注意力。而且,這節課時間非常緊張,本來該有的學生討論環節被迫取消了。
2.導入設計中的內容必須科學
首先,在導入內容的選擇上,我們必須注重內容的導向性是否正確。比如,有些教師在設計導入的時候,選取了一些明星八卦,雖然說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但是這樣的導入容易將學生引入歧途。其次,課堂導入選取的內容必須與課堂有精密的關聯性。導入應與“呈現”“理解”“鞏固”和“小結”等其他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導入與整個教學過程是一個整體。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整個課堂學習的作用是無比巨大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課堂導入的趣味性也包括幾個不同的方面:
1.本身選取的內容比較有趣
教師在導入一些課程的時候,選擇一些有趣的小故事,選擇一些優美的音樂等,這些內容就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很快跟上教師的節奏。比如,在學習一些古詩文的時候,我引入了作者的一些趣事,或者偶得的一些小故事,引導學生開始新課程的學習。
2.采用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內容選取上,這些內容并不具有趣味性,或者說相對來說知識性、學術性很強,但是這些內容是符合學生特點,能夠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趣味。如平時我們所用的設問導入、過渡導入、懸念導入法等。這些導入方式能夠喚起學生獨特的情感體現。
如在學習《雷雨》的時候,教師在導入的時候先給學生放映了雷雨的結尾部分,然后通過語言設問,是什么樣的人生際遇和故事發展,讓人物的命運發展成這樣呢?這樣學生就會對前面故事的發展產生好奇,從而有了了解的動力和欲望。
單一的導入方式容易讓學生產生審美疲勞,從而失去興趣,也不利于與課文內容緊密結合。如有的教師慣用音樂導入。在《林黛玉進賈府》的導入中可以用電視劇《紅樓夢》中的插曲,在《雷雨》的導入中也可以用電視插曲。但是在《寡人之于國也》等古詩文的時候,沒有聯系緊密的歌曲,就用輕音樂導入。不僅起不到導入的效果,而且沒有絲毫的個性特色。所以在導入環節我們要注重多元性。
1.選擇不同的導入方式
在新課的導入中,經常用不同的方式,讓學生形成某種期待,而且新穎的形式,能夠讓學生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中。并且,導入方式的選擇應該注重科學性、趣味性。根據課文相關內容選擇導入方式。
2.同時利用不同的導入方式
如在一節課的導入中,可以既利用影片導入,又可利用設問導入。這樣不同導入方式的組合,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的感官造成刺激,從而引發學生的興趣。
3.多媒體教學手段用于課堂為多元性的導入方式提供了便利
多媒體集聲音、圖像、超文本鏈接于一體。多媒體可以突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可以更充分地節省課堂時間。尤其是隨著技術手段的不斷更新,我們還可以從音頻和視頻中截取自己想要的部分,在利用視頻和音頻等進行導入時可以隨時停止。網絡的便捷,也為我們導入內容的選取提供了便利。
總之,語文課堂中導入形式是多種多樣,但是我們在設計和引用導入的時候,必須遵循這些原則,才能讓導入起到更好的作用,才能讓導入與其他教學環節精密相連,才能成為整堂課的點睛之筆,從而真正發揮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