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軍民
(甘肅省武山縣樺林初級中學)
現代教育理念更側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初中生目前正處于知識增長的較快階段,也是人生觀、價值觀逐漸形成的過程,所需求的知識不再僅限于語文課本,需要更多的知識接收渠道。但對于農村初中來說,由于經濟文化的差異,部分地區發展水平較低,學生難以通過自身獲取更多的課外讀物,學校和教師應當重視這一問題,在校內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平臺。
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其教學內容涵蓋了多方面知識,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學生在老師的正確指導下能通過課外閱讀汲取到更多的營養,樹立愛國主義情懷,提升個人綜合素質和思想道德品質,傳統的語文教學只是依照教科書內容對學生進行講解,拓展性內容較少,使學生很難深入了解,對于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教師在講解完成后可以使學生閱讀相關課外讀物,對該時期的歷史進行有效的了解,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我國濃厚的歷史底蘊,引發更多積極的思考。課外閱讀能使學生獲取更多有趣且具備教育意義的知識,充分提升寫作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
我國不斷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基于語文學科來說,相關專家學者都支持課外閱讀的開展,當前處于信息化時代中,農村學生應當加強對網絡的了解,在老師的指導下瀏覽對自己身心有益的網絡資源,充分豐富學生課余生活,計算機網絡廣泛應用于當前社會,對于農村初中學生來說,學會利用計算機獲取網絡資源也是必須具備的一種技能,通過網絡閱讀更多的有益書籍,打開眼界,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向往,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有助于農村學生未來獲得更好的發展。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農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有效提升,但部分農村仍處于相對落后的條件,一些學生由于家庭條件原因,無法購買課外讀物,針對這一現象學校應當給予大力支持,改善校園內部環境。學校日常進行計算機教育的教室可以充分開放,作為電子閱覽室使用,在學生的課余時間可以利用學校的計算機進行網絡資源的閱讀瀏覽,教師可以利用自身知識和經驗為學生展開一些延伸講解,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文學素養。
在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多數學生、家長甚至是教師都更加注重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把太多的時間、精力都放在了課堂教學上。然而,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對于語文學習來說,有效的拓展、延伸,進行課外閱讀引導,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有計劃、有意識地向學生推薦一些課外讀物,讓學生閱讀并了解到課外書籍的價值,從而加強課外閱讀的興趣和欲望。教師也可以在課外閱讀上做好引導,為學生制訂好閱讀計劃,對于一些自律性比較差的學生,還可以對于閱讀時間做出規劃。前期通過強制和監督,在長時間的閱讀中,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和綜合素質。
為學生制訂了閱讀計劃,規劃了閱讀時間之后,就是閱讀資源的選擇了。初中階段的學生鑒別能力比較差,尤其是目前的網絡資源良莠不齊,很容易把學生“帶偏”。這時,就需要教師給予正確的指導和對讀物的鑒別教育。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教給學生一些正確的閱讀方法,并結合實際的調查研究,通過有理有據的講述,讓學生肯定并愿意接受這種閱讀形式,并逐漸掌握閱讀方法,形成自己的閱讀習慣,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閱讀方法,及時糾正不科學的閱讀方法,確保閱讀的質量。
很多學生都不喜歡課外閱讀,一方面玩心重,不希望課下的時間被學習占用;另一方面方法差,沒有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導致閱讀特別的枯燥、乏味,沒有興致。所以,教師應該格外注重學生閱讀方法的培養。
所謂的開放性閱讀,就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廣泛、自由地選取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熟悉的閱讀材料來激發閱讀的興趣。相對來說,開放性閱讀的靈活性更強,更有利于學生興趣和能力的提高與發展。尤其是在素質教育和課程教育改革的今天,大語文觀已經形成,如果學生還被困在“教科書”里,不諳世事,埋頭學習,那就是老師的不稱職了。因此,教師要把握時代風向,利用互聯網的資源優勢,倡導開放性閱讀,培養學生更加廣泛的閱讀愛好,為農村初中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農村初中學生加強課外閱讀有助于提升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學校和教師應當充分給予支持,不斷地探索可行途徑,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促進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
[1]胡文凱.以課外閱讀促進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J].神州,2017(22):152.
[2]袁聰蓮.基于有效調控的課外閱讀教學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2017(1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