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暢
(遼寧省莊河市第二十八初級中學,遼寧 莊河)
英語是世界上運用最廣泛的語言,初中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階段。伴隨全球化的發展,初中英語的學習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重視。隨著我國教育體系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不斷革新,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也有了新的進展。在新課標教育理念下,初中英語教師應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能力、英語運用能力,增強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等,全面提升初中學生英語的綜合能力。
現階段,我國部分初中英語教師還停留在傳統英語教學的層面。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一直關注學生的英語成績,忽略初中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和英語語言掌握能力,使得初中學生的核心素養不能得到很好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英語學習綜合能力的提升,使初中學生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不能很好地提升初中英語教學質量。
目前,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只是對教學重點進行講解和教授,重視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卻忽略了英語課堂知識拓展。初中英語課堂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地學習英語知識,使得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枯燥乏味,無法調動學生對初中英語學習的熱情。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改善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對初中英語進行知識拓展,豐富初中學生的知識內容,使得初中學生可以有效提升學習能力,避免學生的核心素養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除了需要學生很好地掌握英語相關的基礎知識外,還要積極鍛煉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在實際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初中英語教師都是圍繞英語基礎知識進行講解,在課堂上很少與學生進行互動,導致對學生英語知識能力的掌握情況和英語溝通能力了解不到位,從而降低了學生英語溝通能力。
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英語課堂教學中來[1]。例如,在學習外研版2011教材七下的一篇課文I was born in a small village.一節時,初中英語教師可以采用課前小游戲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初中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使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可以采用開展情境教學活動的方法,來增強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進而提高初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傳統的英語課堂學習氛圍沉悶,無法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2]。而在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初中英語教師善于運用情境教學活動,在教學情境開展過程中,初中學生對于英語學習更加主動和積極,全身心投入到初中英語學習中。例如,在學習外研版2011教材七下一篇課文What can I do for you?時,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活動,來鞏固學生的英語知識學習,使得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進行英語學習,進而有效地提升英語學習綜合能力。
初中的英語學習既要注重基礎知識,又要熟練掌握英語口語能力。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在課堂上要積極地運用英語與學生互動交流,運用英語交流不但可以從側面了解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情況,還可以鍛煉初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使初中學生的口語能力得到提高[3]。另外,在英語學習中,英語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使得英語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很好地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初中英語教師應著重加強初中學生各個方面的英語學習能力,運用有效的英語教學策略,更好地培養初中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有效提高,使得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得以提升,從而也使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