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斌君
(仙游第一中學永鴻分校,福建 莆田)
思維導圖又被稱之為心智圖,是一種將知識圖形化的新興教學方法,通過圖形、圖像、顏色等形式,表達抽象的知識與思維,結合文字的表達形式,將圖形、圖像、關鍵詞連結起來,形成記憶鏈,并且將知識內容內化形成一種能力,進而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相比較傳統知識記憶形式,思維導圖以圖形、圖像形式記憶與歸納各個知識點,其是一種放射性思維方式,能夠發散學生思維,對啟迪學生智力、合理掌握知識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對發展學生英語思維、培養學生英語素養具有推進作用。
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初中英語教學中,尤其是閱讀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一,運用思維導圖為學生開展閱讀教學,能夠發散學生思維,調動學生原有知識體系,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進而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其二,在學生獲得詳細的閱讀篇章結構、語篇文體特征等信息后,這時再運用思維導圖,使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基礎上復述英語課文,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詞匯、語句的運用,進而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
在初中英語學習中,會涉及較多的語法知識、詞匯、語句、大篇幅文章等知識內容,面對較多知識的內容,學生通常會感到無從下手,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這時教師根據學生心理,將思維導圖運用到教學中,幫助學生理清英語知識脈絡,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一步一步地學習知識,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分析與理解,進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最大的優勢是,在整個教學中,教師并沒有為學生提供較多的知識信息,而是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去分析、探究知識,之后完成教學。這種教學形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自學能力,可以為學生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例如:在學習仁愛版初中英語課文Our school life時,教師要提前整合英語知識,明確教學目標,構建教學任務,結合學生實際構建思維導圖,在課堂教學中,首先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的提示自主閱讀該文章,等學生對該文章具有大概的理解,教師再為學生開展自我介紹活動,讓學生向他人闡述自己的學校生活,通過知識與實際的融合,增強學生對課文知識的理解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運用思維導圖,使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發揮其根本價值。其一,在授課中,教師要為學生展示自己設置的思維導圖,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閱讀課文,使學生在閱讀中理清其中的脈絡,對課文內容有初步的理解;其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自主制作思維導圖,使學生在大腦中形成自己的思維導圖框架;其三,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為學生開展實踐性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完善自身思維導圖,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與運用;其四,教師要對課文中的重點、難點進行深入的講解,幫助學生解決實踐中的問題,進而提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仁愛版初中英語課文The birthday party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展示思維導圖,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分析、理解課文內涵,之后引導學生根據知識構建自身思維導圖,等學生構建完思維導圖,教師根據知識內容為學生開展情景教學,諸如今天是某某學生生日,讓學生根據話題去練習口語,并且讓學生在說英語的過程中融入課文句型、詞匯,增強學生知識運用能力,之后教師再為學生講解知識重點,幫助學生解決思維導圖中的疑惑,進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初中閱讀練習能夠更好地使學生掌握知識,而閱讀練習的題型大都是選擇題與復述題,將思維導圖運用到閱讀練習中,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閱讀教學的脈絡,快速掌握閱讀文本內容,進而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問題。其一,教師要讓學生根據課文自主構建思維導圖,使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復述課文大意,增強學生口語能力;其二,教師要將學生閱讀過程中的問題進行整合,以選擇題形式,拓展學生思維導圖,并且通過練習題,加強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進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能夠讓學生對文章的語句、語法內容進行梳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閱讀中的重點,并且能夠將一些復雜的知識以圖形形式串聯起來,使學生理清其中的脈絡,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進而鞏固學生的原有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