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珍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書院中學,浙江 衢州)
中等生似乎是平淡無奇的,說透了就像一杯白開水,因為在班上他們既不起帶頭作用,也不是老師的“眼中釘”,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總認為只要抓好了兩頭,中等生自然而然就會被帶動起來,就會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
其實不然,中等生也是特殊群體,需要班主任的關注,他們就像是陳年好酒,越品會越香,他們每個人身上的潛力就像寶藏,無窮無盡,只是等待著挖掘,若能正確引導,中等生就會克服不良習慣,加入到先進生的行列。但如果聽之任之,只會讓消極因素在他們的心理占主導地位,難以成功。為此,要實現班級的優化管理,不可忽視中等生的培養。
克森認為,自我的發展開始于童年期并貫穿于整個生命歷程。調動中等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中等生的自主管理,是每位班主任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必須把“這篇文章”做好、做大。
“你聰明、能干;又樂于幫助他人。”“上周六放學,雨下得挺大,雨傘你自己不用,卻借給了路遠的同學。我問你圖啥?你說因為他們一周沒有回家肯定急。”“你如果在學習上用心,肯定比我們強。”“想不到我在你們心中有這么多優點,我以為你們都看不起我,我……我……對不起,以后你們看我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完了這個說那個,整個教室像要沸騰起來似的。這就是我班開展的挖金子班隊活動課。活動要求學生找出自己和同學的優點,通過活動,讓大家明白——即使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也有值得別人學習的地方,尤其是中等生、學困生都能看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樹立自信,從而促進自我教育的展開。
我們班的主題班會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數由學生自己組織。起初選有能力的優等生主持,逐漸由優等生帶中等生,再放手讓中等生主持。“發乎情,止乎禮,不空談,不矯情”,以班級中等生的進步推動優等生的再發展,以中等生帶動中等生,以中等生促進下游生,效果之佳,真正出乎意料。
我們不僅利用班隊課讀報、講故事、講國內外的名人逸事、講偉人們對待事業、家庭的態度,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事例,講他們從普通人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過程,對學生進行啟發誘導,調動其接受教育的內部動力,在思想品德、學業、生活等方面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讓學生從內心產生愛父母、愛親人、愛學校、愛師長、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懷,還專門分批召開中等生會議,幫助他們分析優點,找出差距,使他們樹立起勇于追上優等生之信心。
班主任要淡化看管職能,強化服務意識。為了及時了解學生的活思想、新動態,日常管理中以周記為切口,不斷對學生強化自主教育,細化管理方式。我們班學生每周都寫周記,平時不愛拋頭露面的、不太發表自己見解的中等生便如魚得水。他們用周記的方式把心里話寫下來,他們就會認為班級也有他們的天空,他們很樂意,因為“自尊需要是自我發展的內在動力之源”。
在批閱學生周記時,我發現他們總能把平時發生在身邊的真實事情寫出來,記自己,也記同學;有時記班級中的好人好事,有時“揭露”批評班級中存在的不良現象,有時還給班級提一些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常見他們對自己的內心進行解剖和分析,改正自身的不足之處,發現身邊的好人好事并從中學習。讀中等生的周記,我發現周記成了中等生發自內心的一場自主革命。不管寫自己還是寫別人,每寫一篇,就是一次自我教育,是自主能力的又一次提高。
當然在寫周記之前,要進行指導并提出一些要求,不能放任自流。如我們班的要求是:(1)記錄自己的點滴進步和心理感受;(2)記錄觀察到同學在學習上、生活中的好人好事(能看到他人優點者進步必快);(3)記錄需要老師幫助解決的問題;(4)同學之間存在的不良現象;(5)對班級的合理化建議;(6)內容要真實。每周我都對學生的周記認真閱讀,對學生提到的事情都能及時給予答復并解決。這樣就能把一些不良傾向扼殺在萌芽中。這對班級的管理、對推進學生尤其是中等生的自主教育作用之大不容置疑。
“兒童需要管教和指導,這是真的,但如果他們無時無刻和處處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導之下,是不大可能學會自制和自我指導的。”(林格倫)班主任教師要主動組織協調班級各方面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共同合作,步調一致地做好班級學生的管理工作。時刻跟家長保持聯系,主動了解學生在家里的情況,同時也要常向家長反映班級和學校工作的要求,爭取他們的配合支持。
現在的中學生都有強烈的表現欲,有強烈的實現自我價值的欲望。他們不在這方面顯露,就在那方面“逞能”。這就要求我們根據中等生的才能、天賦、興趣,有意提供條件,創造機會,使那些在學習領域里暫時還沒有做出成績的學生,能在其他方面找到表現自己的天地。做好家校聯系,就拓展了他們施展才能和表現自我的舞臺,樹立自尊心,增添自豪感,并以此來帶動學習上的進步。
一個班級猶如一片森林的樹木一樣參差不齊,要使整個班級的事業蒸蒸日上,面向全體,全面發展,中等生是最佳的切入點,是中堅力量。所以,教師應該以積極的態度為他們創造時機,幫助“露臉”,積極挖掘,更快地促進他們的個性發展,從而使整個班集體積極向上、健康成長。